賈家的糧食本下來后只有賈東旭母子,秦淮如和棒梗兒都沒有。
秦淮如嫁給賈東旭的時候,戶口是沒有遷過來的。由于剛進行土改沒多久,農民都分到了土地。
幾千年以來人們對土地的執念太深了,誰都不想把剛到手的土地再退回去。
因此賈張氏極力反對秦淮如遷戶口,遷了戶口土地就要退回集體。本著占便宜的思想,保留戶口土地每年多少有些進賬。
娘家親戚誰種了都會心照不宣給些東西,這幾年賈家也心安理得的享受著不勞而獲。
賈張氏口中的“大戶人家”可能就是這么來的。其實剛土改的時候,賈張氏就有回老家分土地的想法,只是被上面駁回了!
你丫在城里生活了這么久,男人又是工人??吹睫r村分土地就要回去,哪有這么好的事兒?當時還是軍管會的街道辦直接把賈張氏的要求給退回。對此賈張氏還耿耿于懷!
等到秦淮如的時候,賈張氏可算如了意。
所以到現在秦淮如都還是農村戶口,而棒梗兒因為戶口子隨母的政策也在農村。
賈家眾人看著手上的糧食本,他們已經發現有些不對了,卻又沒找到具體原因,只是隱隱感覺有些不踏實。
“媽,你說要不要把淮如棒梗兒的戶口遷到城里來?他們倆可沒有定量,萬一有啥事兒我們這點定量可不夠吃啊!”賈東旭問道。
賈張氏瞪了賈東旭一眼“遷什么遷,地不要了?前兩天隔壁院老謝還從鄉下買了不少糧食回來,不夠吃我們也可以這么干。”
貪欲戰勝了理智,就是賈張氏此時的狀態。
賈東旭聽他媽的話也不言語了,秦淮如倒是想說點什么,只是家里沒她的話語權,張了張嘴還是沒有說出口。
得!賈家最后改命的機會讓賈張氏給抹殺了!
賈家要是現在遷戶口還是可以辦的,等到明年政策變化,農村收回個體土地,搞集體生產吃大鍋飯。
那才是想遷戶口都遷不了了,城市戶口與農村戶口的天塹就此開始,幾十年都不曾改變。
農村人進城只有讀書考出來,當兵等幾條路。當兵也不是都能留城的,多數人還是回了老家。至于買工作,當上門女婿這些還是少數,不具備普遍性。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