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煮的液體用紗布篩選去除固體殘渣繼續煮,同時濾液里面還要加白礬。
巨猿住的那片山洞里面,除了赤鐵礦,周圍還有一些其它的伴生礦石,明礬石就是其中一種。
量雖然不多,但打碎加水做成溶液再加熱蒸發以后,析出的明礬結晶足夠族人使用了。
把羊角熬煮數次得到的液體繼續加熱濃縮,直到形成膠狀物。
濃縮膠液倒進陶制模具里面,等待冷卻。
冷卻以后還不能直接用來做亮瓦,要放在通風處陰干,每隔一天翻動一次,大概兩周后才可以完全干燥。
亮瓦這種東西,后世其實不怎么常見了,只在一部分農村還能看到。
寒枝以前老家最開始的土房子上面鋪的就有。
奶奶有時候會收集一些藥材,羊角也是藥材的一種,所以斷斷續續收了一些。
在建房子的時候就把本來當藥的羊角都給融了做亮瓦。
其中有一個最大的,被奶奶做成了羊角燈。
透光性極強,防火性極佳的羊角燈又叫氣死風燈,常用于宮燈,始于東漢,盛于隋唐。
截成圓筒的羊角和蘿卜絲一起放進水里煮,煮的變軟以后取出來,用紡錘形的楦子塞進去,將羊角撐大。
反反復復的進行煮和撐的步驟,每次換上更大號的楦子,直到羊角變形為薄而透明的燈罩,里面就可以放上蠟燭使用了。
她記得小時候每年元宵節,家里都會掛上這盞羊角燈,徹夜不息。
除夕的火,元宵的燈。
要不是做亮瓦把羊角都用完了,寒枝倒是想做幾盞羊角燈掛在學堂門口的柱子上呢。
雖然他們族里有玻璃做燈罩,但是羊角燈兼具實用性和觀賞性,做出來還是很有意思滴。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