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若的膽子在同齡孩子中算很大的了。
這是因為她很小的時候就跟著母親一起去城里用打到的獵物換糧換鹽。
一開始是母親背著妹妹帶著她一起去,后來母親身體不好,就變成她一個人進城換東西。
因為年紀小,所以經常東西還沒拿到地方,就已經被城外一些整天閑晃不干正事的游民給搶走了。
有時候只是東西被搶,有時候還要被壞心的游民踹上一腳。
每次她灰頭土臉的回家,母親也并不會責怪她被搶了東西,而是摸摸她的頭,嘴里直說人沒事就好。
母親說東西被搶了,還可以再進山打獵,人沒了,就什么都沒了。
這也是母親當初堅持要住在大城外面的原因,因為這里有人管著游民,不讓他們隨便殺人搶東西。
就算是住在城外的山腳下,也比住在那些偏僻的村莊部落要強,有些地方至今還流傳著吃人的習慣呢。
阿若是因為年紀太小,那些游民欺負她不懂事,所以才敢動手搶東西,但是不敢鬧出人命。
隨便殺人的話,被城邦主的侍衛發現了,就要抓進城當奴隸。
城邦主對待奴隸很殘暴,但對于還沒有淪落為奴隸的平民和游民來說,并不是一無是處。管理城邦,保護平民的安全,算是他最大的用處之一。
當然,他也不是因為好心才這么做,而是在他眼里,平民,也會在以后變成他的奴隸,所有人都是他的財產。
你說你是平民,是自由人,那明年呢?
明年一場大雨淹死了莊稼,平民地里沒有收成,就得去借糧。
最大的糧主就是城邦主。
今天你借一罐糧食,以后就要還三罐,以此往后推,借的越多,還的就越多。
誰都知道借了就會還不起,但有什么辦法?家里人個個餓的兩眼發青口中發苦。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