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煙說完,嘴角輕揚,露出一抹淺笑,看似好心地解釋道:“不過很抱歉,我和你還是有本質差別的,那就是謹祁真的愛我,而對你恐怕只是逢場作戲?!斑@句話仿若一記重錘,狠狠砸在柳如儀的心坎上,徹底擊潰了她最后的心理防線。她一直以來所堅守的執念,在這一刻,顯得如此荒唐可笑。沈煙又與柳如儀周旋了一會兒,才從地牢中走出,走出地牢后,她腳步一頓,面容冷峻,連頭都未轉,便對一旁恭恭敬敬守著的福林下令道:“去,把這幾個大臣的家眷全都抓起來。”原來,當初沈煙吩咐福林將大臣與其家眷分開安置時,便早就料到恐怕這場刺殺是某位大臣,甚至幾位大臣聯手做的,于是當時她便打算好要用這些大臣的家眷威脅他們了。福林滿臉盡是恭敬之色,對沈煙所言深信不疑,不敢有絲毫質疑。畢竟此刻霍謹祁已然陷入昏迷,大臣們又被拘禁在各個宮殿,不少人早已按捺不住,開始尋釁鬧事。在這混亂的局勢下,福林心中唯一的主心骨,便是沈煙了。沈煙回到霍謹祁的寢宮,只見他雙目緊閉,面色蒼白如紙,呼吸微弱得幾不可聞。暗衛與溫太醫分侍四周,見她歸來,紛紛恭敬行禮。沈煙將視線放到溫太醫身上,問道:“陛下今日狀況如何?”溫太醫神色黯然,緩緩搖了搖頭,聲音中滿是疲憊與無奈:“陛下身體里的毒素正在快速擴散,要是不快點找到解藥,恐怕無力回天?!鼻≡诖藭r,四皇子大步從外走進。這些日子,他為了給二哥尋覓解藥,四處奔波,還要費盡心思安撫躁動不安的大臣,整個人憔悴了許多,眉眼間滿是滄桑。他踏入寢宮時,恰好聽到溫太醫這番話,不由得眉頭緊鎖,憂心忡忡道:“皇嫂,您所說的那幾個大臣,我已命暗衛逐一嚴加審問,可他們嘴硬得很,什么都不肯招。我真擔心,二哥他堅持不了多久了。”沈煙看著霍謹祁,垂下眼睛,沉默了良久,才緩緩開口問道:“你想當皇帝嗎?”四皇子聞言,先是一愣,好半天才反應過來沈煙是在與他說話。他嚇了一跳,連忙擺了擺手,急切拒絕道:“我可不想當什么皇帝,我壓根不是那塊料?!鄙驘熉勓?,轉頭看向四皇子,語氣堅定且不容置疑:“既然如此,國不可一日無君,四皇子,勞煩你扶持我兒繼位。”四皇子聽到沈煙竟當著霍謹祁的面說出這番話,不由得驚愕地瞪大了眼睛。緊接著,沈煙將一張圣旨遞到了四皇子手中。四皇子接過一看,竟是一份禪位詔書。原來,霍謹祁在昏迷之前,便已深思熟慮,早早安排好了一切,決定讓自己年僅六歲的兒子登上皇位。四皇子抬起頭,目光在沈煙與昏迷不醒的皇兄之間來回游移,最終,他鄭重地點了點頭,說道:“好?!?--------------------------------------------------------------------------------------------------------------------大臣們被幽禁在宮殿之中,眼睜睜看著一位又一位同僚被帶走審問,一時間人心惶惶。眾人心中隱隱猜到,皇帝此番恐怕是兇多吉少了。在這群大臣之中,有的人滿心憂慮,為國家的未來擔憂;而有的人卻暗自竊喜,已然開始暗中盤算,該支持誰登上這下一任皇帝的寶座。就在這時,四皇子帶著福林大步走進殿內。他滿臉胡茬,顯得有些邋遢,但雙目卻炯炯有神,透著一股別樣的堅定。大臣們本以為,四皇子此番前來,會同前兩次一樣,說些安撫的話語,好讓大家安心。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四皇子下一秒便掏出了一張詔書。詔書的內容一經宣讀,在場的大臣們無不驚愕得張大了嘴巴。在歷朝歷代的歷史中,皇帝尚在人世便選擇禪位的情況本就極為罕見,而此次禪位的對象,竟然只是一個年僅六歲的孩童。有些大臣按捺不住,剛欲開口提出反對意見。卻見站在四皇子身后的一位暗衛,瞬間拔出腰間利刃,目光冰冷地注視著他們。一時間,大殿內一片死寂。大臣們面面相覷,隨后,紛紛跪地高呼:“皇帝圣明?!焙芸?,在四皇子和沈煙的精心安排下,霍昭宸的登基儀式迅速舉行。年僅六歲的霍昭宸身著華麗龍袍,神情鎮定自若,第一次踏上大殿,穩穩坐上了那象征著至高權力的龍椅,迎來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早朝。而沈煙則身著鳳袍,端坐在紗簾之后,開始垂簾聽政。四皇子站在一旁,以攝政王的身份協理朝政。大臣們似乎對于這個剛登基的小皇帝并沒有太多的尊重,他們像是達成了某種默契,聯合起來,公然對抗四皇子以及霍謹祁的那幾位近臣,處處與他們針鋒相對。一位霍謹祁的近臣憂心忡忡地提出,鑒于近幾年饑荒肆虐,百姓苦不堪言,建議適當減免百姓的賦稅。可那些心懷叵測的臣子們卻立刻跳出來,找了諸多借口,以國庫空虛、邊疆不穩等理由,堅決不同意減免征稅。四皇子自幼便被先皇忽視,在學識和謀略上本就有所欠缺。與這些老謀深算的臣子辯駁了幾句后,便漸漸感到力不從心,有些招架不住了。而在整個過程中,小皇帝和太后始終沉默不語,這讓那些大臣們愈發囂張跋扈,以為可以肆意妄為。最終,這場早朝只能在一片混亂與僵持中,無奈不了了之。等四皇子下朝后到御書房,見到沈煙和小皇帝,便見沈煙正一臉淡定同小皇帝下棋。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