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異地任免制度的起源于漢武帝時期。
其原因是七國之亂給漢庭帶來了巨大的打擊與威懾,從而導致他們不得不思變。
七國之亂是漢景帝時期的事情,而這件事情卻一直到了漢武帝時期才推行。
基本上可以說,就是這種制度,保證了漢武帝的中央集權制度。
而通過實踐總結,發現異地為官的官員,很難像之前那樣能夠編織出一道巨大的關系網落。
那種自上到下的網絡,能夠直接影響到中央集權的網絡。
而官員異地任免這個決定,自漢朝開始以后,往后每一個朝代都在運行著。
后來甚至有千里不為官的規定,再到五百里不為官等等。
也有沒有距離限制,但單獨限制了不能在本郡,以及本郡臨近郡為官的規定。
這些官員因為是異地為官,上任的時候幾乎就是孤身一人,最多帶著自己的妻兒。
若是中央朝廷對于地方的威懾力度不夠,那么他們這些官員到了地方上去為官,不說能夠做出一番事業,怕是剛到就會被人給個下馬威,然后待上幾年灰溜溜的滾蛋。
所以,若是異地為官的政令推開以后,讓大家都不再覺得這是故意刁難人之后。
那些到異地為官的人,反倒更希望中央朝廷的威懾力能夠很大,越大越好,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安穩的去當官。
而從這個方面來說,這些異地為官的官員,又會潛意識的幫助支持加強中央集權。
“王上,斥候考核恐為不妥!”張良想了想,還是說道。
“為何?”王不餓看著張良,兩個完全不同的部門,沒有相互的隸屬關系,這樣的考核才更具有真實性吧?
“斥候的權力太大了!”張良說道。
王不餓愣了下。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