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實證明,張不衣領軍適合干那種摟草打兔子的活,真正讓他去執行戰略任務的時候,是不合適的。
因為到現在看來,當年張不衣雖然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也為后來的西域之戰埋下了一定的隱患。
當日若是讓韓信或者灌嬰站在張不衣的位置上,或許會想辦法跟匈奴人打一仗,盡量消耗一下他們的有生力量的。
而在禁衛軍大將軍這個位置上,張不衣卻做的很好。
這些年來從禁衛軍中走出了數千基層軍官,于是乎,每年禁衛軍選拔的時候,各軍將士都是拼了老命也要爭一把的。
緊接著便是灌嬰,當年灌嬰是以游商的身份加入漢軍的。
結果王不餓在見到灌嬰之后,便給了他一個機會,隨后灌嬰的發展便一發不可收拾,猶如坐了火箭一樣往上竄。
后來還發掘了韓信這種猛將,而對于韓信,王不餓也同樣沒有吝嗇給予機會。
在滅楚一戰的時候,王不餓更是給予了韓信絕對的信任,和絕對自由的發揮機會。
而韓信也沒有讓人失望。
如果說這只能證明王不餓在軍事方面的才能的話,那么接下來立國之后,王不餓的一系列操作也是讓人震驚不已的。
沒什么聲名的王陵被任命為工部尚書。
曹參接任吏部尚書。
張蒼上任戶部尚書。
田儋負責商部的事情。
王離則負責兵部的事情。
事實證明,這些人都很好的完成了本職工作,甚至在這個位置上,就目前而言,是找不到比他們更適合的人的。
除此之外,王不餓還一手建立了大漢的三級教育制度,科舉制度。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