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闖子有些不解。
朱以海望著臺州灣,在見到海門衛的兵馬如此糜爛後,他心中一個計劃反而越發清晰起來。眼前的這些情況,都更加說明歷史上朱以海的魯監國政權在浙東抗清失敗的那麼快的原因,這里的兵太弱,想據地而守,甚至集結到紹興錢塘江,指望憑江而守,打陣地防御戰,這種呆笨的思路,注定失敗的。
敵強我弱,敵眾我寡。
怎麼辦?
朱以海認為浙江還是有些機會的,這里依山沿海,而韃子這次南征,從北京南下,席卷中原,連敗闖軍和弘光朝,也可以說是到了攻勢盡頭,現在天氣又炎熱,清軍基本上也無法繼續南征,要打,也只能休整後,重新再來。
這中間有一個時間差,有一個進攻間隙,這正是浙江的機會。
但時間很短,在這個時間里,朱以海必須得整合起一支力量來,得是一支能攻能守的機動力量,必須得打上幾個勝仗,這樣才能讓更多人加入到他的這個政權里來。
正面會戰肯定是打不過,Ga0錢塘江防線也是沒機會的,那倒不如跟偉人一樣,依托浙東的江河山海,發展抗清根據地,打游擊戰,趁現在江南各地,還有些人心,還有許多士紳百姓反虜,用這支機動力量去串連組合。
歷史上,魯王在第一次大崩潰後,不久卷土重來,采有的策略正是利用舟山群島、四明山等山島做為根據地,利用水師的優勢,以及清軍對鄉野控制力的薄弱,繼續抗清,這次b頭一次可是多堅持了多年,甚至還曾反攻崇明島,打進長江口,試圖進攻南京。
最終魯王北伐時,雖然被清軍抄了舟山島基地,再次大敗,但這個方向還是沒錯的。
建根據地,打游擊戰,農村包圍城市,聽起來有些慫,但朱以海認為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發展壯大。
眼下他手里有幾支人馬,王相的勇衛一營有老兵百余人,馬吉翔的勇衛二營有老兵百余,加上在廣東招募三百多新兵,還有澳門雇傭來的葡萄牙火槍手三百。
再加上魯王府原護衛百余組成的錦衣衛,還有現在吳凱這一百二海門營,再加上臺州守備海防兵五百,實際上能打的也就百余。
六營人馬,能打老兵五百左右,加三百傭兵,還有五百老弱。
這些是骨g,若有時間,招募新兵,整編訓練,湊個三五千人應當沒問題,但朱以?,F在最缺的就是時間,他必須得盡快打開局面,尤其是需要一場勝利來聚攏人心。
石浦游擊駐寧波象山島,在原國昌衛石浦二所,距離海門衛城不遠。
不過現在各種消息亂飛,好多人說寧波定海的總兵官王之仁已經降清,也有人說張名振也降了。
不過朱以海卻憑歷史記憶知道,王之仁此時其實沒降,北使到處招降,王之仁只是假意同意歸附,實際并沒有降。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