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當今戶部侍郎年方二五,其父乃是靖國公,其祖父跟隨太祖皇帝平定四方,門楣清正。此子年少有為,七歲成詩,文章驚絕天下,墨寶一副難求,十二歲入宮做秦王伴讀,當今登基后直入六部,可謂天之驕子?!蹦钦f書的拿起茶杯潤了潤嗓,便又接著說道,“秦王就番后這祁賀便成了太子伴讀,有從龍之功。不過啊,坊間傳聞,這秦王與祁賀心意相通,別有一番情意……”
底下聽客正是來了興趣。
坐在角落里的人不待聽完這說書人口中的宮廷秘事,喝盡杯中最后一口茶便起身離去了。
民間百姓所喜也不過是高高在上接觸不到之人的隱秘之事,或是年少成名少年郎意氣風發之態,或心中崇拜,或不屑一顧,總之是打發了時間。
此處正是大齊邊境,天高皇帝遠,民風彪悍,所以不顧得什么皇家忌諱,縱使皇家貴子也多有評判。
柳中前些年連逢戰事,如今戰爭停歇了,休養生息,加上與外域通商,也算得上是百姓富足。柳中縣令不大的年紀,是兩年前的榜眼,按理說在京能得個好差事,卻不知是得罪了誰被發落到邊疆當了個七品小官。
黑衣人頭戴兜帽,從后門進了一間小院。
一個四四方方的的院子,院中種了一顆梨樹,不失風雅。院子中央有一個四四方方的低矮的桌子,桌子兩旁各有一個更加低矮的凳子。男人撩起衣擺坐在凳子上,從袖口中掏出了方才從坊間買來的兩壺酒。
不多時,有人從方才的后門進來了。那人衣著素凈,只一身尋常衣袍,身形端正卻有些清瘦。那人也不做客氣狀,坐在凳上拆開了剩下的那瓶酒。二人卻無人開口,一起看著院中一樹梨花。
不曾有人想到,這不起眼甚至有些破敗的院落中坐著此地的父母官和遠在寧州的秦王。
“和之,”
和之正是柳中縣令。
“我希望你能幫我?!?br/>
徐令當然不認為秦王今日來是和以往一樣只是找自己喝酒的,所以他不希望他們今日有誰開口說話??汕赝踹€是說了。
徐令將手中的酒悉數飲下,他讓自己產生了酒后做出這樣決定的錯覺。說白了,他終究是儒士,學的是儒家忠君愛國的東西。
徐令偶然結識秦王,他是文人,秦王算武將,二人卻在這邊疆之地一起共飲數年。算是知己。
京城,昭延殿。
“邊疆急報,秦王謀反,邊疆五洲皆已歸附。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