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二(638)年二月,正值冬季末。西南諸國,泥婆羅、迦樓縷波、天竺、驃國四國使者紛至沓來,向大理寺提交本國作戰部署與作戰方案。隨后由兵部、東宮方面一同商討,最終商定春季四月,集體發兵吐蕃。
兩儀殿內,二鳳和一眾將領都在商討和查缺補漏有關出戰吐蕃的最后方案。而李承乾,這次的三軍統帥,卻閑散的在一旁走廊外的躺椅上晃悠。
“那么就如此敲定了,后勤補給方面就委托東宮和商會,以防萬一還是調度三萬奴隸作為保障。后勤維持,由兵部和戶部同東宮的參軍司協商處理,務必確保后勤穩定。另外,火器司方面就由參軍司同太子妃協商對接?!?br/>
二鳳洋洋灑灑的一大篇,眾人紛紛點頭附議。完事后,二鳳左右掃視,半晌沒找到李承乾的身影。
“太子呢?”
黃安連忙回道:“陛下,殿下在那里呢?!?br/>
二鳳和眾人循著黃安的指引,才看到在一旁走廊外躺椅上的李承乾。隨侍在側的長孫寶慶,見到眾人紛紛看來,連忙提醒李承乾。
“殿下,陛下等人貌似商議完了?!?br/>
李承乾這才慢悠悠的起身,走向殿內詢問出聲:“商量好了?”
二鳳深吸一口氣:“太子,你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嗎?”
李承乾擺了擺手:“父皇也不是紙上談兵之輩,兒臣相信父皇與諸位臣公。既然商議好了,那就擇日準備出征吧。仁貴,你親自率領破陣軍率先行軍,調度一千俘虜給你,保證一月之內,務必抵達前線?!?br/>
“末將遵令!”
李承乾看向李?。骸般〉?,此次你就無需隨軍出征了。”
李恪傻眼了,不是,這啥情況?!這之前不是說好了嗎?!怎么,又不讓我去了?!
“吐蕃之戰雖然迫切,但洛陽方面也迫在眉睫,不可耽誤。東宮、咸陽太子妃會督促,洛陽還需要你親自盯著。”
李恪糾結了一下,隨即說道:“大哥,愔弟也上道了,不若將洛陽市場產業整改托付愔弟,如此也能鍛煉他一二。”
李承乾擺了擺手:“愔弟上道是好,但咸陽、洛陽市場對接臨近,愔弟在相關的經驗上,不如你在咸陽的積累。因此,此事就這么定了?!?br/>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