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周離去后,二鳳察覺到了里面的深意。馬周,他還是有印象的。當年,他下詔令文武大臣出謀劃策,馬周為常何哪個大字不識的大老粗出策,一眼被二鳳相中,直接征辟到了門下省當值。第二年,他就被提拔到了監察御史的職位。直到承明一年,李承乾直接把他破格提拔到了中書省。
二鳳笑道:“麗婉丫頭的識人之術、御下之術,也著實高明吶?!?br/>
鄭麗婉聳了聳肩:“常伴身側,耳濡目染罷了。論御下之術、權勢手腕,兒臣自然不及他。但論人性把控、識人之術,兒臣自認不輸他分毫。”
二鳳含笑點頭:“嗯,倒是中肯精準。高明此生作為,后世給他一個千古儲君、千古一帝應該不是問題吧。”
鄭麗婉笑著搖頭:“父皇倒是當得起千古一帝,他的話...兒臣不看好?!?br/>
二鳳好奇道:“哦?要論實際功績,乃至他如今為后人留下的一切,更甚者影響后世的深遠程度,怎么都該評得上這千古一帝的名譽吧?”
鄭麗婉始終掛著淺顯的笑容:“或許吧?!?br/>
二鳳有些不理解了:“丫頭,不說多的,僅憑他一人把天下軍民聯合起來,背靠天下軍民千萬之眾,受這么多百姓的擁戴,此等作為放在古往今來都是僅有一個吧。文武制衡、攘夷擴土、尚武雄風、文武并進、北納塞外、西征西域、抹除吐蕃、予民劾官、廢除徭役、軍民擁護、國境無爭、產業開辟、戰略創新、萬國來朝,這數不過來的諸多功績,還無法評上千古一帝?”
“當年,高明和朕去了一趟咸陽農莊。你可知,那些百姓是怎么說的?如今天下豺狼魍魎,皆因他一人鎮壓而不敢造次,民見官而無佝僂,與官相言而自若。那位老者曾言,唯恐高明不在之日,后人子孫無此今日之福?!?br/>
“為父不知,此等古今罕見,乃至往后千年都難以出現的一幕盛景,為何在麗婉眼里,卻不足以評上所謂的‘千古一帝’之稱?”
鄭麗婉掛著笑容點頭:“父皇說的是,他如今的這些成就,的確不俗。至少,古往今來史書之上不曾出現過,興許往后也不會再次出現???,這是別人評價的,并非他自己說的。父皇,您要知道,人與人不可一概而論,對很多人來說,他的這些成就都很耀眼,可...在他眼里,這些都是唾手可得、伸手可取的結果?!?br/>
“承明朝背靠武德立國、貞觀之治,他自身本就得到了貞觀時期這么多人和事物的投入,若無這些作為,如何面對列祖列宗與前人先賢?世人無需稱頌他,他也不會受用,他一直以來都只是在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罷了。安陵的規格,就是他告訴天下與后人,他對自己此生的評判?!?br/>
二鳳直接啞口無言,鄭麗婉說的話...明明是在凡爾賽,但偏偏...很有道理!他無法反駁??!
長孫皇后詢問道:“那麗婉對高明的評價是什么呢?”
鄭麗婉爽朗一笑:“不過一吃著武德、貞觀遺產的毛頭小子罷了!”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太狠了!果然,要論當代誰懂李承乾、誰能收拾李承乾,還的是鄭麗婉這位御姐皇后啊!也就是鄭麗婉了,尋常之人誰敢口出此等狂言?!
鄭麗婉笑道:“父皇、母后不必如此錯愕。兒臣就事論事罷了,他無非就是把貞觀遺留的一切,更加合理的運用起來罷了。哪怕沒有承明朝,貞觀之后的一個朝代,依舊不會差到哪里去,無非是他本人的承明朝在此基礎上,錦上添花罷了。此話,父皇可以直接問他,他也會是這個答復。背靠武德、貞觀兩大積累,還能把大唐玩廢,不若人君絲毫,可謂千古罪人之流?!?br/>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