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茵是個知恩圖報的,林楚幫助她,她心里清楚,但菜是肯定不做了,畢竟被傷了心。她跟人說了“我不想離開姐姐”,那該表現的還是要表現,所以她在每天晨跑的時候,隨手摘了路邊的野花野草攢成一把,給林楚送去,人若在,她也不打擾,往窗臺上一放就走人,人若不在,那更好,她便把花帶回去給自己插瓶。
省時省力,愉悅身心
“我希望姐姐每天早上睜開眼睛,都可以看到我送的鮮花,都能嗅到鮮花的芬芳?!?br/>
有時候她把花插瓶放在林楚的桌子上:“像姐姐這么漂亮的小仙女,特別適合在時候,有嬌嫩的花瓣落上您古籍的扉頁。”
榮茵小眼神亮晶晶的,看起來特別真誠,“我給你送二十天的花,你會原諒我嗎?你愿意跟我好嗎?”
林楚若有所思:“難道我們還不夠好?”
榮茵十分意外,心道難怪渣男都要走套路,不動真情實感,小詞兒一套一套的,原來事半功倍。
“姐姐喜歡這些花嗎”
林楚輕輕揉著嬌嫩的花瓣,摘下一朵插在榮茵發髻上:“我更喜歡它戴在大小姐的頭上。”
榮茵:……嚶。臉紅。
在榮茵的期盼中,忠義伯府的老夫人終于出手了,只是她并沒有直接去寧國公府求情,讓她們把人接回去,一則兩家交惡,老夫人不愿舍這個臉,二則外孫女兒把楚瀾月推進水里是事實,老夫人重視清譽,不好公然偏袒。
她選了另外一條道:錯了就錯了,承擔責任,積極面對,重新做人。至于怎么重新做人,那當然是打鐵還得自身硬,她要從頭開始,服飾禮儀,琴棋書畫,管家御下,手把手教起。
這個世界很小,容不下她親女兒一條命,但這個世界也大,不會不給一個浪子回頭的孤女留出路。只要她把她調理明白了,讓她以嶄新的面目回京都,那看在自己這張老臉,還有她忠臣遺孤這個身份上,大家也會把以往的事揭過的。
為免犯了寧國公府的脾胃,老太太這件事做得很低調,她探聽得國公府今日還為老爺納妾的事兒鬧得不可開交,暫且顧不上榮茵這邊,自己便以修養為名,買了個避暑山莊,這山莊好巧不巧,就在雙河村隔壁,距離榮茵反省的家廟大概有兩袋煙的距離。
老夫人是有備而來,為了防止對榮茵太好,讓她故態重萌,不好管教,老夫人一開始就把架子扎得死死的,她派了人來接榮茵,卻不準備車馬轎子,任憑榮茵兩只腳走過去。大熱的天,略微一動,就汗流浹背,若換做以往的袁大小姐,決計吃不了這份苦。
但榮茵不一樣,她對老太太的考驗早有心理準備,而且這路程跟以前鄉下讀小學的時候差不多,六七歲的小孩能走一個小時的路去上學,沒道理她這么大的人了反倒不可以。
為了掩人耳目,老夫人的院子看起來與一般地主無疑,榮茵一路走來不叫苦不叫累也不說熱渴倒叫引路的芳嬤嬤刮目相看。看來這個丫頭是真得誠心改過,不僅學乖了,也堅毅了。她的面龐走得紅彤彤的,額上都是汗珠,背上也隱隱約約有水道子,可是整個人顯得精神面貌極好,只是她頭上扎了一個藍竹布的頭巾,用頭巾裹住了小小的發包,顯得像個小子。
榮茵到底沒勇氣把那大粉花發髻戴出來見人。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