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他們怎么又不心向寺廟,心向著那個雖是高僧,卻仍和他們一起吃同樣飯的顧錚呢?
于是,在偌大的皇覺寺的大殿中,不知道是誰帶的頭,竟是一個個的都朝著這里的菩薩先跪拜了起來,然后就朝著主持和顧錚的方向,磕著頭的不停的道謝。
“謝謝佛祖保佑!”
“謝謝大師收留!”
真心誠意,滿身的赤誠。
而在這一波逃難的難民中,一看就是領頭的幾家人的頂梁柱,竟是也一個個的站了起來,徑直的走到了顧錚的面前,施了一個作為男人的真心誠意的禮。
“在下徐大,在下郭營,在下周得興,跪謝大師收留之恩?!?br/>
“此世愿做牛做馬,以報大師的活命之恩?!?br/>
他們這幾個彪悍的男子,年紀都不算太大,在家中平日里也是排行老二老三的孩子。
因為有鼎立家業的大哥,也算樂得輕松。
為人行事間,就多了積分隨意瀟灑,待人接物間,也增了幾分的膽大進取。
這一次他們這群人之所以敢來這名氣傳遍了周邊的皇覺寺求庇護。
歸根究底,還是要拜這三個人平日里的好眼神。
因為他們本就是這附近的家境尚可的居民,日常上香的時候,自然就發現了這皇覺寺的改變。
香火逐漸鼎盛,布施慢慢增多,最大的變化還是這里的僧人們,每一個人漸漸的就變得與眾不同,開始往得道高僧的方向靠攏。
他們之所以組織家中人過來,還是因為這皇覺寺早在好幾個月前的屢屢示警。
既然能知道危險的降臨,必定也是做了完全的準備。
所以他們帶頭沖擊時,是毫無愧疚之心。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