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朝廷累年經營的官署工坊之中,匠人傳承都是代代相傳。
父傳子,子傳孫,就算是歸屬于朝廷旗下的匠人,在工藝鍛造的配比和流程中,都會給自家人留下一手。
從各地征召來長安的能工巧匠,是能為朝廷豐富了人才。
但是同樣的,也讓各家各戶將自己壓箱子底兒的東西……給看的更緊了。
現在突然出現了顧崢這樣的一個創新型的人才,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創造出了兩個更加先進的鍛造工藝。
讓那些沒有壓箱底本事的匠人們就看到了希望。
因為不斷創新,所以對于秘技的保密與否就不會那么的重視。
況且,這個即將成為主鍛造的匠人還這么年輕,在這些積年的老工匠的眼中,可不是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嗎?
人家不停的發明出了更好的,但是這個市場這么大,總有一些地方一些人是用不到那么好的材料來做不那么重要的東西的。
到時候,他們這些掌握了次一些的鍛造工藝,哪怕是學到了被顧崢給淘汰下來的舊技藝,等到他們年老體衰被下放到了地方上時,也會憑借著他們的所學,吃上一口飯的。
搞明白了這群人的來意,顧錚就沒有什么好擔心的了。
他還以為自己家里這是遭了賊惦記了呢。
這樣也好啊,原本那人生地不熟從頭開始的忐忑這一下全沒了,有了這些真心實意的照顧他的‘徒弟’們的幫襯,他今后的日子……怎么過都差不離了。
覺得舒坦了的顧崢回答的也痛快:“好啊,無所謂多少人,只要你們能說得動咱們工坊上邊的安排,幾個人在我身邊跟著,我都無所謂的啊。”
瞅瞅,這是對自己的技藝超級的有自信的表現啊。
但是顧崢越是如此說,那些人的表情越是恭敬。
跟著有本事的師父學習,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了。就算是人家從指頭縫里隨便的露點出來,也夠他們這群人傳子傳孫,從今天起他們也算是有了派別傳承之人了啊。
這一場會面,在皆大歡喜之中成功落幕。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