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蕭夏來到了軍營,三萬軍隊正在訓練兵器,隋唐的軍隊之所以強大,首先在于裝備,隋朝時,天子身邊的精銳之軍都是用槊,到了唐朝,隨著經濟發展,國力逐漸強大,正規軍都開始使用槊,邊軍中更是開始配備了強大的陌刀。
雖然自古就有月棍年刀一輩子槍的說法,但槍矛比起馬槊和步槊,也只能算是小兒科了,槊威力強大,極難練成,像雙手握柄的陌刀和重劍,在戰場上更是以命換命,不但力量和技術要求更高,強大的意志力也必須是非常人所及。
蕭夏的三萬軍就是配一萬馬槊和兩萬步槊,這是他們從河西撤退后得到的獎賞之一,天子楊廣同意蕭夏的請求,給他三萬軍全員配槊和明光鎧。
齊王楊暕的三萬軍就沒有這個待遇,他們沒有戰功。
除了全員配槊外,每個士兵還有短兵器,其中兩萬人配直刀,一萬騎兵配連枷和直刀,每個士兵還有弓箭和圓盾,同時每個士兵還有自己馬,裝備非常精銳。
“殺——”
士兵動作整齊劃一,殺氣凌冽,正在練槊法,他們的槊法也是蕭夏從單家槊法中提煉出來,融入十三式劍法,非常實用強悍,不用貪多,只要把這十三式練透,配合充沛的體力,他們在戰場上就以一敵五存在。
馬槊長約四米多,前端槊刃比槍矛長得多,也重得多,配合戰馬的沖擊,可輕易刺穿敵軍的鎧甲,也能左右劈砍,能輕易斬斷敵軍士兵的胳膊。,
步槊長約三米有余,比較輕便,很適合步兵控制,同樣能刺能劈,而且前面帶了一個鐵鉤,很方便將敵軍騎兵鉤下戰馬。
這時,軍部長史裴文安走過來道:“殿下可有時間?”
蕭夏點點頭,“先陪我去伙頭營看看,再去大帳說話!”
裴文安陪同蕭夏來到了伙頭營,也就是廚房,上百名伙頭兵正在忙碌地準備午飯,一天兩頓那是低層百姓,而軍隊要保證一日三餐。
“士兵日常的伙食怎么安排?”
負責伙食的后勤參軍躬身道:“啟稟殿下,平時每個士兵每月兩斤半糧食,早飯以餅和饅頭為主,配一塊咸肉和一碗菜湯,中午和下午都一樣,一斤米,一份醬,一條魚或者一塊肉,一個蔬菜,再配一碗肉湯?!?br/>
“魚是淡水魚,還是海魚?”
“都有,海魚稍多一點,我們去會稽郡和永嘉郡大量采購海魚?!?br/>
“肉呢?是自己養還是采購?”
“大部分是采購,我們也希望自己養羊和豬,這樣會節省很多錢。”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