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萬春是當過兵的,而且是上過戰場的。
雖然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時,他還小,但后來兩山輪戰,他作為原蘭州軍區某紅軍師的偵察兵,還是參加過戰斗的。
作為上過戰場的老兵,何萬春是幸運的,戰場沒有奪走他的生命,也沒有讓他受傷,他也沒有同大多數戰友那樣從戰場回來后不久就復員回家他因為在戰場上表現突出,越境偵察時發現了越軍的一個團屬炮兵陣地,一個營指揮所,并抓回一個活的舌頭,榮立二等功,提干了。
后來,當何萬春再去看自己的那些戰友的時候,發現很多人已經找不到了或者因為回鄉后脾氣出了問題,打架傷人被關,或精神抑郁進了精神病院。那個時候,何萬春已經知道,這些戰友們和自己一樣,得了戰爭綜合癥。
這玩意兒,即便在當時華夏的軍校里,也是個稀罕詞兒,華夏改革開放之初,被封鎖了那么多年,很多方面都落后了,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治療手段和條件,所以那一批上過戰場的人,戰后經歷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慢慢融入到社會之中。
再后來,何萬春看到了女作家順子寫的《一本打開的日記》,這里面記載的,就是當時他們師在兩山輪戰時的情形當然,以何萬春這個當事人來看,其慘烈程度還差的遠。
所以,后來無論是看戰爭片,還是從內部看到關于西方在伊拉克、敘利亞挑起的戰爭,以及俄羅斯對于車臣等共和國的戰爭紀錄片,何萬春都不曾動容和自己經歷的那些戰爭片段相比,這些紀錄片最多只是小兒科而已。
然而,今天戴上頭盔的時候,何萬春便感覺到了不同,當《亮劍》的片子開放的時候,何萬春覺得自己此時已經不再是一個站在影片外面的旁觀者,觀影人,而像是一個游走在戰場里的幽靈,戰爭的每一個片段他都在經歷,子彈穿梭、彈片橫飛、軍刀閃爍……
那一篷篷鮮血穿過他的身體,灑向大地,斷肢殘體就在眼前飛過,槍炮刺耳的鳴蕭聲和士兵的慘叫聲混雜在他的耳邊,讓何萬春真切的感受到了戰場的氣息……自己是穿越回到了抗日戰場上了嗎?
恍惚間,何萬春一個利索的臥倒,將自己隱藏在了一個剛被打死的日本兵跟前,伸手就去拿他手里的那支三八大蓋,然而,自己的手穿過了那支槍,卻什么也沒摸到……
哦……原來自己只是一個旁觀者……
盡管剛一開始,戰爭場面只有一小段,卻讓何萬春有靈魂分裂的感覺,但隨即頭盔里仿佛有一股東西在鎮壓著他的思緒,讓他能夠平靜的看著整個戰斗場景結束,轉入到了另一個場景,而不再受戰場的影響……
帶著農民式狡猾的李云龍,忠心而又身手敏捷的魏和尚,思想政治堅定,卻又有著神槍手技能的趙剛……
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在眼前晃動著,這個時候,何萬春已經記起了,自己還是戴著頭盔看電視,然而,他卻又在思索,這種“看法”,是不是太過于逼真了?
然而,很快他就沒時間去想那么多了。
林棟給他頭盔里拷貝的是《亮劍》的精華版,是很多內容的縮略,當看到李云龍向傷愈回來的趙剛報怨自己丟了一個兄弟,一個媳婦,還被擼了職務的時候,李云龍哭了,何萬春感覺到自己的眼睛也濕潤了。
是啊,這才是活生生的抗日英雄,他們也是有血有肉,如果不是因為被別人欺負到頭上,他們也不會想著去當兵打仗保家衛國,而上戰場就有犧牲,當時日本準備了多年,其國力、軍力都比華夏強,戰場上自然有優勢,抗日戰爭打的慘烈,絕對不是現在的那些神劇描寫的那么輕松……
當最后,影片結束的時候,一段話外音帶著一串文字出現在了何萬春的面前:“抗日戰爭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到1945年9月日本關東軍向華夏投降,其中局部戰爭和全面戰爭歷時14年,中華同胞傷亡3500余萬,……”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