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這玩意兒,和發明電池不一樣。
鄭宏的種花電池,那只是關鍵部分沒有搞通,林棟把資料一給,這玩意兒就搞出來了。畢竟只缺關鍵的過程,其他方面的進程并不需要多少時間。
但糧食種子的改良可不一樣。這可不是說泡泡藥水什么的就能完成的,很多都是需要幾代種子的雜交,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催化使用,才能達到目的。
這也是為什么華夏的雜交水稻之父,花了半個世紀,即使把超級稻搞出來了,仍然還在做這方面的實驗這玩意兒,太耗時間了!
看到田民杰已經確定了研究方向,林棟再次從包里掏出一沓資料來,這沓資料相對來說,就厚的多,他直接遞給了田民杰。
看著那沓資料,即使還沒看內容,田民杰已經感覺到異常的驚奇了,這……這有點兒顛覆他的認知了。
林棟手頭直接就有這種資料?
靜了靜心神,田民杰翻開資料看了起來。
果然是關于荒漠、沙漠等干旱缺水自然環境下如何培養優良糧食作物的實驗資料!
田民杰先是瀏覽了一下目錄,便知道了這實驗的大概內容。
理論上講,就是把荒漠、沙漠里的那些耐旱植物,比如芨芨草、梭梭、紅柳等的特點作為培養目標,改良目前的旱田小麥品種,培養大根系、深根系的品種出來,再加上催化劑的作用,使種子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下生存,再經過二到五代的培養,優選出能夠在荒漠甚至沙漠里生長的小麥等糧食作物出來。
這玩意兒當然不可能就以上介紹這么簡單,不過原理就是那樣。其中一些復雜的過程,田民杰看著看著就入了神。
有些內容,他的實驗室里已經涉及到了,而有些則還在實驗當中,有些東西,他還能夠理解,有些過程,則是讓他感覺到很匪夷所思的。
不過總體來看,這實驗的可行性,非常強!
看了大概有二十多分鐘,田民杰強忍住現在就去做實驗的沖動,放下手頭的資料,深吸一口氣,然后對林棟說道:“為什么……為什么是我?”
林棟愣了一下,這話是什么意思?
“你有完整的資料,甚至還不止一套資料……”田民杰指了指桌子上的資料,有種被愚弄的感覺,“你完全可以找一些專業的實驗室或種子公司的人進行研究,雖然耗時長些,但絕對會比我這個半路出家的生手強的很多。我就是想問一問,為什么是我?”
原來問這個啊!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