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這段意外提前發生的爭執,玉生煙母子三人察言觀色,不敢再夾槍帶棒地說話,只默默吃飯。蘇芙蓉也不想讓蘇父生氣,干脆頂著“驕縱蠻橫”的名頭,對三個人各自甩了眼刀,做足不屑嘲諷的模樣后就安靜坐下用飯,沒像以往那般吵鬧著要把玉生煙趕出去。
針鋒相對的兩撥人偃旗息鼓,格外平靜地吃完了這頓接風宴。
蘇父吃了大女兒命廚子準備的飯菜,又嘗了小女兒親手做的羹湯,重新緩和下來,慢慢呷著一杯飯后清茶。
到底年紀大了,出門跑幾天就身子疲憊。蘇父如是想著,再次把目光投向一兒兩女,面露思索。
早些年他就有招婿的念頭,奈何女兒不配合,后來更是豬油蒙了心,恨不得把蘇家搬到賢王府私庫去,他就熄了這個心,打算多給嫁妝。
未曾想峰回路轉,女兒投湖醒來后跟變了個人似的,又是賣福帕又是搞抽獎,還給自己招了個女婿。雖說木已成舟了才寫信告訴他,先斬后奏膽大包天,但事出突然嘛,他這個做父親的能理解。
非但能理解,摸著良心說,他還是挺滿意的。
俗話說知子莫若父,自家女兒什么樣他心里有數兒。就這么個脾氣,真嫁到別人家里當兒媳婦,夠嗆能相敬如賓。
相比之下招夫就好得多哇,蘇家有的是錢,能給女婿鼎力支持。小兩口有什么矛盾,還有他這個做岳父的盯著,翻不起大浪。
就算將來他去了,若鳳母子倆不滿意,為著名聲都得兜攬一二。
真到那時,他的囡囡應該兒女成群了,既有夫婿,又有兒女,再加上他留下的錢財,不管發生什么變故,總有點傍身的依靠。
蘇父自認想得透徹,畢竟這世上一樣米養百樣人,愚笨平庸的多了去了,能夠平安順利地度過一生,也可以了。
可是現在看來,囡囡這丫頭,腦子活,膽子大,很像他和夫人啊……蘇父半瞇著眼睛瞧向蘇芙蓉,心頭微動——
如果把蘇家交給這樣的女兒,是不是會比交給若鳳更好?
雖說世事維艱,男兒身更容易闖出番天地,但若鳳自幼愛好讀書,走路都恨不得拿尺子量,從沒顯露過經商的天賦,說不得還會嫌俗氣……
蘇父這般想法,卻著實誤會蘇若鳳了。
他自幼蒙受玉生煙教導,三歲懂事起就拿自己當蘇家繼承人看待,時刻想著要把蘇家發揚光大,怎么可能嫌經商俗氣?
俗氣也是那些掌柜伙計們俗,他坐在后方運籌帷幄可一點不俗。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