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學術還是背景,蔣同化其實都比不上楊銳。學術不用多說,已有諾貝爾獎提名的楊銳,在這方面完爆國內成噸的學者,就是比背景,蔣同化的狐假虎威,也沒有楊銳的北大門生好用。蔡教授和伍洪波教授對楊銳的支持,基本是火力無限級別的,梁家對沒有梁策的蔣同化的支持,就著實有限的緊了。
除了小招數,蔣同化也實在沒有什么辦法對付楊銳。
本著知己知彼的心態,蔣同化到了飯桌上,就特意坐到了同桌。
一會兒,大家又是談起了藥品生產,以及質量控制等等話題。
楊銳仍然保持著談話中心的地位,令蔣同化很是無奈,他插了幾次話,都被楊銳輕描淡寫的彈了回去。
這是沒辦法的事,楊銳知道的比他多,根本就不用刻意為之。
這種談話,楊銳還真用不著腦海中的知識。
藥品生產是楊銳過去兩年做的最多的工作之一,尤其是輔酶q10,換了三種生產工藝,給了楊銳極大的學習空間。
除了藥廠里爬出來的學者,能有這種經歷的學者,真沒有幾個。
再加上楊銳有后世的知識積淀,有未來的發展方向做指導,不管是聊天還是操作,蔣同化都是遠不及他。
酒過三巡,眼見楊銳備受歡迎,蔣同化忍不住直接攻擊了起來,道:“楊銳,聽你說了這么多,我感覺你都能寫本書了,不如寫本書出來,給我們看看好了?!?br/>
楊銳不以為意的笑一笑,道:“有時間可以寫一本。”
蔣同化眉毛一挑,沒想到楊銳回答的這么大喇喇,不由呵了一聲,道:“你這本書寫出來,可是不得了,全國的藥廠,都得買來看了,否則,都不知以后的藥品生產怎么搞了?!?br/>
gp委員會三十多個人,最終目標就是撰寫一本《藥品生產管理規定》,這樣說,就是將楊銳往火上架了。
然而,楊銳此時卻沒有要謙虛的意思,笑笑道:“他們如果不買來看,才是傻掉了?!?br/>
“恩?你這個話,可是自信的很,哎,得請大家一起聽聽?!笔Y同化借著酒勁,向兩邊嚷嚷。
算上籌備委員會的學者,還有幾位衛生部的官員,酒店里總共開了七個桌子。
本來自己的桌子自己說話,經蔣同化這么一喊,周圍就都望過來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