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坐鎮管慎曾經的辦公室,手里拿著一張報紙,看起來像是在體驗喝茶看報的公務員時間,實際上,他的腦袋里在飛快的搜索文章。
西捷工廠的設備是非常新沒錯,但生物領域的發展也是非常的快,只要好好籌劃一番,西捷工廠的產率一定還能提高。
也必須提高。
楊銳和西堡肉聯廠,以及國醫外貿的聯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等于是在喊“王八蛋老板黃鶴……我們沒有辦法,拿著錢包抵工資!原價都是一百多、兩百多、三百多的錢包,現在全部只賣二十塊!統統只要二十塊??!黃鶴王八蛋!你不是人!我們辛辛苦苦給你干了大半年,你不發工資!你還我血汗錢!還我血汗錢!”
國醫外貿自己的出貨渠道有限,找醫藥掮客的結果,就是要度讓大筆的利潤,此外,國醫外貿經手此時的海處長,會不會趁機多撈一筆,也是很難說的事。
這些問題是楊銳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像是他不能赤膊上陣去和杜邦集團打官司一樣。
世界各地的醫藥掮客極多,有的就在紐約或者倫敦的繁華寫字樓里進進出出,有的則在戰事多發地區穿梭往來,50年代的青霉素,30年代的磺胺,21世紀的敘利亞,20世紀的延安,都少不了醫藥掮客們的身影,而醫藥掮客們的目的都是賺錢,不給錢,就別指望西捷工廠生產出來的輔酶q10賣的好了。
利潤不足產量湊,這是楊銳唯一能夠控制的地方。
要說提高輔酶q10的產量的方法,楊銳腦海中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就西捷工廠目前的生產線往上,半化學合成發都有好幾代,半化學合成法往上,還有數代微生物提取法,更強悍的化學合成法是真正讓一種藥品變成白菜價的方法——不過,哪怕是楊銳腦海中,也沒有一篇能夠用于工業化的全化學合成法。
簡而言之,輔酶q10是一種學者們持續做了三四十年研究的產品,文獻汗牛充棟,若楸讓楊銳放開了選,他最多兩三年的時間,就能將輔酶q10的生產水平提高到90年代中期。
事實上,楊銳已經把捷利康的輔酶q10的技術提前了好幾年,基本將日系制藥企業的技術儲備給消耗干凈了,而要以西捷工廠有限的資源提高產率,卻又不同于直接的技術改良,你改良的太多,換設備換管道重新培訓工人,動輒就是兩三個月,大換代花費一半年的都不稀奇,捷利康顯然不能讓西捷工廠落在他手里這么長時間。
必須在現有條件下進行改造。
楊銳沉思良久。
對他來說,這其實是更難的挑戰。
因為換代或者技術改造直接抄就行了,懶的時候,一個字不改都行。
在現有條件下改造就麻煩了。
這就好像生產電視機和維修電視機的區別一樣。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