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春芝一起被送到張家屯的知青一共有十六個,現在考上大學的才三個,李春芝上學走的時候,那些知青們也過來給她送行,那種渴望的眼神一只目送著她走出很遠。
邱明和杜海濤因為連李春芝的提醒也都復習了功課所以考的也都不錯,只有王艷秋當做耳旁風,根本沒往學習上用心思,現在哭都來不及。
李春芝考的是京都師范大學,將來畢業以后當老師。
張承就跟著她一路到了京都。
以前賺的錢夠他們生活一陣子,張承臨走的時候就把攤子全都轉讓給趙三,趙三還十分不舍的,他還想跟著張承一起把生意做大呢,但是張承的老婆考上大學這是好事,他也只能替他高興了。
張承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李春芝專心上學,張承負責照顧孩子,后來經過了兩個人的商量把連李春芝的父母也接過來一起住。
兩個人來京都之前,見過了李春芝的父母。
李春芝的父母都是老實本分普通職工,他們就李春芝一個女兒,李春芝跟他們說自己找了個農村小伙子,這兩夫妻一開始有些擔憂但是聽說張承救過李春芝的命也就不再反對了,沒想到見面之后對張承非常的滿意,也愿意幫他們帶孩子。
上面的政策開始松動之后,周圍的景致開始日新月異的蓬勃發展起來,承包制,包產到戶,像是雨后的春筍一般在各地生根發芽,越來越多的人才開始投入進去,在各行各業里發光發熱。
老兩口幫著張承帶孩子,張承包下了學校食堂的一個小窗口。
校園里的學生吃夠了食堂半生不熟的夾生飯,還有要么不咸要么齁死人的炒菜,這食堂的大師傅也不知道是不是跟他們有仇,做出來的菜式總能超出他們的想象,所以大多數學生都不愿意在學校食堂里吃飯。
張承發揮自己的特長,在學校賣起豆腐腦,另外還搭配上其他的小菜,頓時吸引力了同學們的目光。
“聽說咱們食堂里來了個大師傅做的豆腐腦特好吃?!?br/>
“真的假的?咱食堂的飯能吃嗎?”
“反正食堂的飯也沒有什么東西是能吃的,嘗嘗吧,嘗嘗!”
鮮香,嫩滑,唇齒留香的豆腐腦在學校了里打出了名聲。
周圍的同學發現,每次李春芝打豆腐腦的時候都不用花錢的。
什么道理?他們花錢都吃不到,還有人不用花錢就能白吃?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