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芳,這個頗為女性化的名字,就是葉開的五世祖的大名,這也是葉開第一次知道自己祖先的另一個名字。
從葉邦雄拿出的機密族譜中記載得知,秀芳與鐵庵這兩個來自兩個極端方向的名字,確實是一個人。
不過葉開的五世祖鐵庵公,確實是嘉應州葉家長房的子孫,并不是道滘人。
當時他正在廣州游歷,作為一個讀過幾天書,也練過一些武的漢家兒郎,鐵庵公毅然投身到了反抗滿清的戰斗中,但由于怕禍及宗族,于是假托為當時抗清最堅決的道滘葉氏子,化名葉秀芳。
而且他也不是和紹武天子一起犧牲在廣州城的,而是在廣州城破之前,與嶺南三忠之一的張家玉張文烈公,一起戰死在了廣州府增城縣。
原來當年,鐵庵公送走幼子與紹武天子幼子后,決定出城去尋找當時還在廣州周圍堅持抗清的張家玉,但他出城不久,廣州就淪陷了,隨后紹武帝不屈絕食而死。
于是鐵庵公就一直跟在張家玉身邊,三月二十八,張家玉來到道滘泥城,但隨即被清兵擊破,葉邦雄的族叔守備葉品題戰死。
余眾突圍而出,退守西鄉,清兵銜尾追擊,于七月二日攻陷西鄉,葉邦雄六世祖葉如日與推宮王者肱、通判李乙木、都司陳蘭谷及守備葉進之、葉文明、胡起新等力戰而死。
鐵庵公又護著張家玉退守增城,八月清兵與張家玉招募的義勇戰于增城,義勇缺乏訓練,再次戰敗,張家玉身負八創,不愿被清軍俘虜,投塘而死,絕望的鐵庵公葉秀芳也追隨張家玉投塘而死。
投塘前,鐵庵公將心中的秘密,那就是紹武天子還有幼子在世,并去往南洋的消息,告訴了葉邦雄的五世祖,也就是先前戰死的葉如日之子。
隨后葉如日之子這一支人,就一直守護這個秘密,海上風大浪大,南洋更是蠻荒瘴疫之地,他們本以為南走的鐵庵公幼子和紹武天子幼子已然遇害,沒想到不但沒死,竟然后人還帶著大兵回來了!
身材雄壯的葉邦雄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葉開也頗為感慨。
滿清定鼎天下后,以道滘人有很多人追隨張家玉反抗滿清為由,將道滘一地之人都打入賤籍,不準他們科考和經商,所以道滘之人,特別是道滘葉氏,日子過得極為凄慘。
而道滘人,也是整個廣州周圍對滿清的反抗意識最強烈的,歷史上滿清朝廷放寬制度,準許道滘人科舉后,葉邦雄的族弟葉縉光就在嘉慶六年(1801)考中了舉人。
而他考中舉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主持修建了道滘大墳,將犧牲在那里,追隨張家玉抗清的幾千人安葬好。
他還與道滘人約定年年祭拜,并書寫浩氣長存匾額,同時還為嶺南三忠立了牌位。
就說這份反抗精神,厲不厲害!嘉慶六年,他們就敢公然祭祀抗清而死的張家玉等人,還寫浩氣長存匾額,歷史上民族革命發源于廣東,不是沒有道理的。
“好了!邦雄,不要哭了,起來,把我道滘葉氏的子弟都集合起來,孤王帶著你們,帶你們去廣州城。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