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無歲月,轉眼間春去秋來,距離顧承重生已經過去了小半年時間。
這也意味著顧承的筑基終于要大功告成了。
百日筑基,筑的是道基,是一世修行的根本。
世間大道萬千,筑基之路卻相差無幾。
無論是仙門弟子還是凡間武夫,都要運轉內息搬運血氣。
筑基小成的表現便是內息悠長運行一周天而毫無遲滯,在塵世間,已經稱得上武道高手,內息運轉之間,無論是力量還是反應都已經非常人可比。
再進一步,則顯出凡間武者和修行者之間的區別。
武者,追求的是以內息強化己身,配合各種外門鍛煉之法,將內息融入血肉之中,練到極致,便是一具無懼刀劍的寶體。
修行者,則會將內息與血氣相合化為真氣,借助真氣,修行者便可以施展出種種法術,至于更進一步,則是凝練真氣化為真元,再以真元合軀殼,修成了便是先天之體,自可吞吐天地靈氣,算得上修行小成。
百日筑基,修煉的就是這一口內息,要說內息運轉無礙,顧承兩個月前就已經做到了。
理論上他那個時候就已經可以嘗試以內息合血氣,但是為了修行根基,他還是堅持到百日之期,內息運轉進無可進,再練下去就要將多余內息融入血肉的時候,這才選擇開始突破。
就算是天帝,筑基這一門檻也和常人無異,不過是道心堅固兼已經走過一遭,更加得心應手罷了。
內視之下,顧承的內息如呼嘯狂風,在體內運轉不休,血氣則像一汪潭水,雖然被狂風帶動,卻還是涇渭分明。
顧承要做的便是以內息卷起血氣,將二者融為一體,化作真氣。
因為有過一遍經驗,顧承的突破非常順利,血氣與內息之間的邊界迅速模糊了起來,代價則是內息運轉越來越慢,依舊以風來比喻的話,就是逐漸從狂風變成了一股微風。
筑基之難便在于此,若是內息后勁不足,無法順暢運行一周天,那么內息會消耗一空不說,被內息帶起的血氣也會造成極大的麻煩,輕則血氣逆行修行倒退,重則傷及肺腑損傷根基。
凡間武者不走此道便是源于此,突破成功自然一切好說,突破失敗還要影響武道修為,那還不如走另外一條穩穩當當的路呢。
世俗間的武者也不是沒有家園巧合之下走上這條路的武者,但是其經歷大多不可復現——能成功復現的就算是步入仙門行列了,所以怎么說都有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