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擺在石達開及部曲面前的道路只有兩條,第一向東漢投降,第二就地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沒媽就找娘。
至于繼續跟著劉備混下去,不提也罷,所有人都明白劉備現在已經是窮途末路,秋后的螞蚱沒幾天可蹦跶的了。無論西漢與東漢誰贏誰輸,劉備政權都將會土崩瓦解,不復存在,那么以后的出路還是會在這兩條中選擇。
若沒有剛才的這一番沖突,或許石達開遲早會歸順東漢。但無緣無故的遭受劉備猜忌,這讓石達開感到憤怒悲傷,心中的那口氣讓他發出了此生誓不投降東漢的宣言。
大丈夫在世,頭可斷血可流,但絕不能讓人看扁了!所以石達開寧可去死,也絕不會再走投降東漢這條路。
可是解散部隊,回家種地耕田,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這又讓石達開不甘心,所以他打算再尋找第三條出路。
在一干心腹將校的簇擁下,石達開緩緩攤開地形圖,尋找第三條出路。而參軍李恢則一言不發的坐在旁邊,做著自己的打算。
現在的局勢已經不像幾年以前那樣遍地諸侯,隨隨便便都能有幾條出路,隨著袁紹、劉表、孫策、袁術、公孫瓚、陶謙、士燮等各路諸侯的紛紛滅亡,隨著劉裕、趙匡胤依附于洛陽政權,整個華夏大地只剩下了東漢、西漢、曹操三大勢力。如果石達開拒絕投降東漢,那就只剩下歸順西漢或者曹操兩條出路。
而劉備之所以落到今天這般落魄的田地,完全是由西漢聯盟一手造成的,如果石達開棄東漢投西漢,不僅不明智,而且性質更加惡劣。而如果要去投奔曹操,相距千山萬水,隔著東漢層層關卡,即便插上翅膀怕是也飛不過去。
石達開嘆息一聲,目光從洛陽和曹操的土地上離開:“洛陽朝廷我是決計不會歸順的。而曹公雖然是某最為敬佩的梟雄,但千里迢迢,卻也是無緣投奔,只能再另謀出路。”
“要不去投奔嬴政或者項羽吧?”人群中有一員校尉插嘴提出了建議?!半m然他們現在都是異族,可祖上都是炎黃子孫,那嬴政說是秦王的后人,而大夏國的君主項羽更是自稱西楚霸王項藉的后裔。咱們去投奔他們,也不算丟人!”
聽了這名校尉的話。人群頓時聒噪起來:“好好……去投奔嬴政,聽說漢人在貴霜非常吃香,甚至高人一等,咱們還是向南去投奔嬴政去吧?”
“我看還是去投靠項羽比較好,畢竟西楚霸王才是真正的英雄,想來他的子孫也是豪杰。而且聽說項羽正在招攬四方人才,已經有許多羌人,甚至是雍涼的漢人紛紛前往大夏投奔去了?!庇钟幸幻娝抉R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反調。
一直沒有開口的兀突骨一拳砸在桌案上,高聲道:“某支持去投奔項羽,聽說他前些日子剛剛徒手降服了四只猛虎。其中還是一個百年難得一遇的虎王。放著這樣的大英雄不去投奔,為何去投奔嬴政?”
人群中一陣吵嚷,最后支持去投奔項羽的占了五成,投奔嬴政的只有兩成,剩下的則默不作聲,靜觀其變。
石達開緩緩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對眾人道:“項王手下大將薛萬徹與我曾經有數面之緣,算得上薄有交情,去年派人給我修了一封書信敘舊。既然今日我等走投無路,諸位跟著我去大夏投奔項王如何?”
“愿聽將軍調遣!”人群中一陣鼎沸。十幾個偏將、校尉、軍司馬紛紛舉手支持石達開的決定。
他們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劉備從青州前來巴蜀的時候收編的黃巾殘部,都曾經跟著張角兄弟攻打過官府,殺過朝廷的官吏,對于歸順東漢有種本能的恐懼。擔心會被秋后算賬。
再加上這些人早就沒了家眷,過得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日子,而且石達開平日里比較注重與將士搞好關系,堪稱愛兵如子,時常對將士們噓寒問暖,甚至是親自煎藥。親手給傷員包扎傷口,這也讓石達開在軍中威望頗高,許多士卒愿意為他賣命。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