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長揖到地:“陛下已經做得夠好,而且能夠充分征求臣子的意見,沒有獨斷專行,臣已經感激不盡,豈敢再有所非議?!?br/>
“莫非是覺得朕與太后一人五票不公平?”劉辯抱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態度繼續追問,“姑且不說朕乃是堂堂的九五之尊,冊立皇后是朕的家事,朕和母后享受一點特權不算過分吧?”
“臣豈敢妄自評判陛下,就是因為有些勞累,直感到心力交瘁,所以打算向陛下請假三個月,回家頤養一段時間?!避鲝獞驯税?,咬定自己是因為勞累所以才打算請假,而不是因為立后之事鬧情緒。
雖然荀彧不承認,但大殿上誰都知道這是對劉辯言而無信,出爾反爾的不滿,劉辯自然也心知肚明。如果荀彧用辭官還鄉威脅劉辯,或許劉辯還有所忌憚,但用告假三個月嚇唬自己,劉辯還真不害怕。
“啪”的一聲,劉辯伸手在龍椅的扶手上拍了一下:“既然荀愛卿已經十年沒有休假,那朕就準你半年假期,回家休養去吧!”
荀彧握著笏板的雙手微微顫抖,心中一寒:“臣……遵……旨!”
話音落下,荀彧緩緩后退,在滿朝文武的紛紛議論之中,一步步后退到太極殿門口,方才轉身離去。步履蹣跚的下了太極殿的白玉臺階,在鱗次櫛比的御林軍注視之下,孤單落寞的離開了乾陽宮,身影逐漸消失不見了。
荀彧與劉基并列左右丞相,比起長于軍事的劉基來,荀彧在朝堂上的作用更大一些,正是靠著他的決策才在劉辯御駕親征的時候保證大漢朝廷有條不紊的運轉,可謂是大漢朝的中流砥柱,其分量自然不是魏徵這個御史大夫可比。
看到荀彧告假離去,文武百官們不由得議論紛紛,交頭接耳。可荀彧對立后之事只字未提,只說告假休養,也不是天子把他驅逐出去的,想要出列求情,卻是無從談起。
劉辯心中冷哼一聲:“朕對你們這些臣子已經夠了忍讓了,立個皇后一再和你們商量,甚至讓你們投票選舉,還要怎樣?難道死了張屠夫,就要吃帶毛的豬么?”
劉辯也知道一言九鼎,不受臣子制約的皇帝歷史上壓根就沒有,否則還要朝堂做什么,再強勢的皇帝都要征求臣子的意見。但在立后這件事上,自己已經盡量尊重大臣,可荀彧和魏徵還要和自己硬剛,只能殺雞儆猴,給他們點顏色看看了!
劉辯掃了滿朝文武一樣,朗聲道:“既然荀文若要請假,朕也不能勉強他,朕沒有那么霸道!但國不可一日無相,僅僅劉基一人應付不過來,朕決定調青州刺史王景略入朝署理丞相之位,由蕭鶴前往青州接替王猛署理刺史之職?!?br/>
在劉辯的心里是想要把蕭何慢慢的扶植成大漢丞相,可蕭何畢竟才出仕不到一年,就算表現的再好,也沒有資歷扶搖直上,擔任丞相。如果劉辯敢這么做,滿朝文武怕是會有一半人告假甚至下野,所以劉辯采取了一個折衷的辦法,調王猛入朝為相,讓蕭何去青州接替王猛。
王猛的資歷不淺,已經出仕七八年,一直在青州擔任刺史,是整個大漢朝最早的封疆大吏。而且王猛在軍政方面表現出色,正是靠著他的調度糧草,以及調兵遣將,才讓李靖毫無后顧之憂的在河北持續用兵,將唐兵擋在黃河以北。論資歷,整個朝堂上沒幾個人在王猛之上,劉辯決定調王猛入朝暫時署理相位,倒是沒人敢提出異議。
“陛下,甄娘娘求見!”黃門侍郎抱著拂塵,從后門轉出來說道。
“嗯……”劉辯蹙眉,“朕不是說過,不許后宮之人踏入朝堂么?”
黃門侍郎戰戰兢兢的道:“回陛下的話,甄娘娘對奴婢說她亦是知道此事,但此事干系重大,必須當著百官的面向陛下請命。”
“讓她進來吧!”劉辯輕撫胡須,答應了甄宓的請求,以后甄宓就是皇后了,不是一般的嬪妃,可以網開一面。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