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觀正門左右,各有一青衣道人,白骨森森,生氣纏于白骨之間。
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云,降而為雨,行乎地中,為之生氣。
五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蓋生氣之聚,凝結成骨。
廢去皮囊,僅留生氣,這門口的兩個青衣道士修為也可見一斑,起碼是太和之境的巔峰了。
“貴客臨門,蓬蓽生輝。恕貧道未能遠迎。”一個青年道士從道觀之中走出,聲音如洪鐘律呂。
“不請自來,還望不嫌叨擾?!比~易走向青年道士。
“請。”青年道士抬手,引著葉易。
葉易跟在青年道士的身邊,走過庭院,正看到一只黑鴉停留在一株枯樹之上。
“貧道道行淺薄,不能度天下人,只能借鴉巫女之手引渡有緣之人?!鼻嗄甑朗拷忉屩?br/>
“有心了。”葉易點頭,很是欣賞。
從白日到黑夜,葉易和道士坐而論道,眼前的年輕道士也變的鶴發垂暮。
這道士修得是生死之道,一天一生死,一天一輪回。
葉易坐在道士的對面,感受到了道士體內的五時之變。
第一時,心動多靜少,思緣萬境,取舍無常,念慮度量,猶如野馬,常人心也。
第二時,心靜少動多,攝動入心,而心散逸,難可制伏,攝之動策,進道之始。
第三時,心動靜相半,心靜似攝,未能常靜,靜散相半,用心勤策,漸見調熟。
第四時,心靜多動少,攝心漸熟,動即攝之,專注一境,失而遂得。
第五時,心一向純靜,有事觸亦不動,由攝心熟,堅固準定矣。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