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仗劍江湖最新章節!
王家老祖宗口里的葉老頭叫葉平,跟徐暄的年歲不長,可覺對是死心塌地的那種,早年要不是葉家婆娘大著肚子站在護城河上,說只要葉平敢出長安,她就跟孩子一起投江,還說反正孩子沒爹了,孤兒寡母讓人說閑話還不如死了算了,葉平沒了法子,就在城門口,葉平一刀將戰馬脖子給砍了,偌大個漢子朝著燕城跪了三天,此事傳到金陵之后,葉平的將軍位置也沒了,做了個可有可無的偏將,至于姓劉的,涼州人,起先跟徐暄還有點矛盾,看不起這個西蜀道的讀書人,尤其一入行伍就坐在了行帳中間,可當徐暄一天午后帶著十多號親兵,回來的時候個個負傷,刀口卷刃,在營地丟下七八十號遼金頭顱的時候,劉伯單嘴上就不再多說什么,再到后來帶著他撈取功名的時候,徹底被徐暄折服,讓他覺得這個讀書人除了在喝酒這方面像個讀書人之外,沙場之上比上他的那股拼殺勁,只強不弱。
如今王家老祖宗口里的葉平,這會就在府邸院子里,兩旁擺滿了武器,才過知命年歲的葉平赤膊著上身,上面疤印縱橫交錯,汗液隨著疤印緩緩滑下,而院門口從左到右站著一婦人,然后是一年輕男子,男子旁邊是一年輕女子,女子懷里抱著個襁褓,時不時還哭喊一聲,年輕女子又立馬低著頭拍了拍孩子擬聲輕哄,等到葉平練完收功,拿起一旁的汗巾一邊擦著汗,一邊輕笑說道:“怎么了?逼宮了?”
年輕男子欲言又止,只是婦人沒有說話,又不好開這個口,至于那個年輕媳婦,她說到底不姓葉,也才入門兩載,更加不好搶在丈夫面前開口,葉平似乎還有怨氣,譏諷說道:“二十年前懷著晟兒在護城河上不讓我出長安,好本事,如今有能耐再大個肚子站在護城河上?”
婦人聽著葉平的荒誕話語,也不羞惱,只是輕聲說道:“當真不要命了?”
“命?”葉平瞥了一眼婦人說道:“二十年前沒有徐將軍,老子早就沒命了,八百鐵騎困在幽燕谷,要不是徐將軍力排眾議,領兵來援,早他媽見了閻王了。
這是我葉平欠徐將軍的第一條命,
后來我和老劉聽人說,寶劍配名將,好馬贈英雄,伙同幾個老不死的把春秋劍給攔了下來,誰知道惹得吳家來了個劍仙,嘿,飛天遁地,還沒見到劍仙的長相,就覺得自己已經走了一趟奈何橋,那一次,人家只要徐將軍交出始作俑者,也就是我和老劉他們,和那把春秋劍,吳家說可以大事化小。
這事是我和老劉他們闖的禍,本來就該我們擔著,后來商量的時候,我和老劉都梗著脖子說去擔下來,出門的時候,徐將軍沒有罵我們兩個,反而將于越罵了個狗血淋頭,說三十萬北騎被十多號人欺負到了頭上了連屁都不敢放一個,還說他徐暄認人不認理,劍仙又怎么了,有本事把三十萬人給砍了,不然活一個就要在吳家祖墳上挖一口棺材出來,還說看是吳家的棺材多,還是咱西夏人多。”
葉平走到四人旁邊,輕描淡寫說著,只是這話語中的分量重如山泰。葉平眼睛有些濕,紅著,就像當初兒子出生以后,他沒在家里陪娘倆,反而偷偷跑出長安,還沒到燕城,就紅了眼,等到了燕城的時候,已經看不清東西,嚎啕大哭,這一幕到如今還被一些長安的權貴暗地譏笑,不過不敢搬上臺面,西夏馬可是好東西,早幾輩的君主就把殺馬立為罪過,一個敢在長安城門口揮刀斬馬的人,誰也不敢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葉平繼續說道:“是啊,二十年前,為了娘倆不被人戳脊梁骨,馬我砍了,長安我也不出了,被同僚戳了二十年脊梁骨,彎了我也認了,老葉家三代單傳,香火不能到老子這里斷了,到了黃泉就算我葉平愿意給徐將軍當一輩子的馬前卒,也沒有那個臉了,如今徐將軍的兒子還活著,我葉平要是還默不作聲,這一輩子就不用抬頭了。還有什么臉下去?”
葉平錘了錘胸口,又指了指天,嘴唇干涸說道:“以前是怎么說的?說老子死了,們娘倆的天塌下來誰來頂,可我告訴們,我的天是北騎給撐起來的,北騎的天是徐將軍殺出來的,可徐將軍的兒子呢,生下來爹娘兩塊天都塌了,我們這些在北騎大樹下乘涼的長輩,看看哪一個有個長輩樣?我還聽李懷說上一次徐將軍的兒子來長安,都快見到長安的城門了,最后折路而返,這是看不起我們這些做長輩?。≡诖蛭覀兊亩獍?!”
葉平有些憐愛的看了一眼孫子,眼神留卻心滿意足,揮了揮手說道:“而且如今徐將軍的兒子可是大出息了,江湖劍仙似的人物?!闭f著又瞥了一眼滿臉尷尬的站在這里的自家兒子,喟嘆說道:“如今我葉平就算湊上去,在別人眼里也不過是沾徐家的光,一門將帥,皆是龍虎啊?!?br/>
老婦人知道自家丈夫心里有怨,從二十年前斬馬的時候就有,而且是恨她,所以這二十年來,她也不和葉平鬧,哪怕有時候葉平醉酒故意弄的滿屋子狼藉,她也默不作聲,只是悄悄一遍又一遍的收拾東西,然后在回到那個男人再也不踏進的婚房里哭泣,她也覺得自己沒做錯,也覺得自己委屈,只是可與說者無二三而已,她不懂男人之間的交情意氣,但是她懂,如果她男人死了,她不會獨活。
平白而論,若是當時葉平執意要去金陵,她也不會跳江,或者說在那時不會跳江,就像徐江南的娘親一樣,徐暄赴死,徐江南的娘親再是絕望,也還是生下徐江南后才隨著過去。
這一會等葉平發泄了之后,老婦人只是輕聲說道:“當真要去?”
葉平重重哼了一聲。
老婦人突然說道:“老身只是覺得當年因為晟兒的原因,是老身對不住徐將軍,這一會,是該過去賠個禮道個歉,雖然老身知道沒多大用,但去是一回事,不去又是另外一回事。”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