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仗劍江湖最新章節!
秋日如期而至,更夫打完五更之后歸家睡覺,喧囂的金陵也是逐漸安寧起來。
寅時時分天未亮,繁星掛空,數位徹夜未睡的朝廷大員聞聲也是加衣帶冠,喚過奴仆提著燈籠往皇城走去,一如秋日的落寞。
一夜之間,有個消息宛如秋風一般蕭瑟的送入了西夏清流文臣手里。
西蜀道有個僅弱冠之年的年青人,背著春秋劍匣,最重要的事,那個年輕人還姓徐。當然后一句是某個人添加上去的,若是平常,這個姓氏無傷大雅,但是現在提起來,就像有意無意的指引他們想起某個人,想起某些事。
有些事他們原以為忘記了,如今被人血淋淋的提起,這才發現,他們只是不愿意去面對。
不知有幾家失眠,往常拖沓上朝的名流,如今早早等在了宮墻外面,就連值守的金吾衛士都覺得奇怪,往往可見不到這些肱骨大臣齊等宮門開啟的盛況,其中一位更是找了個機會上報統領,看是不是破例開啟宮門,畢竟下面那些人當中,任何一位,都是他惹不起的權貴。
跑到統領房門,敲了敲門,才說明情況,怒氣橫生的統領便將盔甲摔在門上,伴隨著怒罵。“別他娘的成天拿這種鳥事來煩老子,不到卯時不開宮門這是皇上定下來的規矩?!?br/>
執掌宮門的衛士,膽戰心驚,悄聲退下。
朝中大臣一個個像是在排演一般,按著金鑾殿上的順序站好,一個個抱著白玉笏牌,為首的納蘭天下,依舊是青衫草履,十數年如一日,站在百官之首,坦然閉目養神。
身后一人穿紫袍,系玉帶,耳垂稍厚,是個福蔭子孫的面相,叫嚴騏驥,吏部一把手的存在,掌握天下文官的升遷命脈。
西夏入朝,那群原本只會打殺攻城掠地的西夏將軍趾高氣昂,哪里看得起這群只會哀怨悲憤的亡國士子,再加上南方說話腔調軟綿,吐詞溫雅,在那些個喜歡提著頭顱喝酒的驍將眼里就是矯揉造作,像個娘們,更是不屑。雖說在一開始的時候,陳錚也是暗地示意這些立過汗馬功勞的武將去同越地文臣打好交道,但一番酒宴下來,見著那些個娘炮一樣的男人,喝杯酒,就要幾次舉杯才能飲盡,更是興致大減。
就連謝安城這樣儒將出身涼州人士,瞧見這中光景,也是皺了皺眉頭,不過也有看上眼的,那就是動不動往他們軍帳中來打秋風的徐暄。不過可惜,徐暄死后,群龍無首,這些個游龍散將也是及時抱成一團。兵部尚書落入越地人士之手后,掌權又使喚不了這些個兵大頭,王尚書也不敢上諫,生怕那位坐著龍椅城府極深的那位嫌他沒手段,給撤了出去,好歹也是個六部尚書啊,一個可以讓天下人爭得頭破血流的位置。
嚴騏驥本就是根紅苗正的越地官員,又手掌大權,這些亡國的越地士子對他自然心生好感,雖然也有些其余的越地黨派,比如禮部周黨,刑部楊派,但總歸是越地人士居多互成奧援之勢,唇亡齒寒的味道濃厚。
楚地也多才,而且都是大才,先是一騎絕塵的徐暄,耀眼了天下,只是徐暄身上還背有帶著良家私奔的垢名,更重要的事,是徐暄帶兵下了西楚的王城,西楚宮門緊閉三日,血流成河,出逃者寥寥可數。在他們眼里,這棵大樹雖然遮天蔽日,但不是良木。當然也有些想來撈這份血里富貴的,只是當徐暄站在自家府邸門口,將一位朝中大員的請柬當場撕碎之后,便無人上門。
當初朝中群勢洶洶,嚴騏驥雖然沒有太多言論于此,但是誰都知道,那些個搖旗吶喊的那個沒有得到他的授意?再到最后陳錚問他,他也只是站在百官之首的位置上淺淡說了句,回圣上,微臣以為,理應順應民心。就此拍案定論。
那會朝中可還沒有納蘭天下的位置,他還只是個撰辭的黃門。
徐暄身死之后,納蘭天下名聲鵲起,一人當千,也算徐暄之后當朝第一人,西楚人士,很對那些亡國士子的口吻,投桃報李,趨之若鶩。朝中三派算是就此鼎立下來,涇渭分明。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