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仗劍江湖最新章節!
李安城烏衣巷。
一青履道士入王門,都說公相門前七品官,要說這平王府的看門吳管事,逢人都是眼朝鼻子,鼻朝天。今天卻曲意奉承將名穿衫及履的道士給迎進了門,實在是稀奇。
外人不知,但在平王府當差了十多年的吳管家怎么會不知道這道士?
吳管家家里是原本是開當鋪行當的,什么都收,往日間三教九流的人來往不歇,不義之財什么的肯定也有,就連帶血的東西都收了不少。這些個動蕩年頭不就是一個道理,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嘛,只是這些東西到手上之后,總會有些心驚膽戰的,生怕官府衙門查了上來,所以也沒少往那邊打點些許銀錢。自家也信道,家里內堂就擺了個白玉三清像以求神仙保佑,每日香火從不斷歇。
日子長久下,那些帶著人血的玉石金銀倒沒捅出簍子,但衙門的胃口是越來越大,李安城又逐漸清平起來,算來算去每日的進賬還不夠打點的茶水費。而他又是個成天出去游樂賭博的敗家子,吳家老爺子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生意慘淡下去,如此一來,就算是金山銀山也是等著坐吃山空,百般無奈又無計可施。氣急之下,荒唐閉門三日。成天在家上香祈禱,說來也奇怪,燒香齋戒三日后,一日晚上,這吳家老爺子竟然夢見了大批南歸的秋燕,把吳家的庭院圍的嚴嚴實實。
老爺子驚醒之后不解其意,找了個游方的術士解夢,術士說了句偈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吳老爺子還是一夢半解。術士起身收起吳家的銀子,朝著吳老爺子眨眼笑了笑,又用手指了指南方,笑著說了句好解,好解,此偈不就是說的烏衣巷么?
說完提幡遠去。
老爺子大夢初醒,四下找人跑烏衣巷打聽,這才知道原來這平王府要大興土木。吳老爺子一狠心,捐了好些個古董珍玩和金銀珠寶,嘿,還別說,這過來李安城當了幾年安分王爺的平王還真就給吳家個看門管事,吳老爺子捧著腰牌樂呵了半天,懂點官場的朋友明面上羨慕,暗地卻說這老爺子傻糊途了,搖頭離開。
吳老爺子怎么不懂這點皇家腌臜事。太子登基,景王生死,聽說平王離京時,剛出江南道便遇到了截殺,五百多號侍衛浴血奮戰,最終只活下來十來位,就連平王一身上下是污血,宛如殺神。就連到了自家封地的李安城,城里那些個老狐貍,官場混的,也都是喊些百姓做做夾道相迎的樣子,生怕惱怒了京城那位坐龍椅的,遭受無妄之災,這可是真的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的事。
做了些面子工程的東西之后,夾著尾巴在家呆了好久,本想著平王會看穿這些把戲,上門尋事,誰知這平王什么事都私自咽了下去,深入簡出安分守己做著自己的瀟灑王爺,就連西蜀道遇襲的事也只字不提。也不知道有多少閑人酒客私下嘲笑過這平王的樂天知命。
談資笑料便是談資笑料,很快又被其他風云逸事給替代過去。而這番云淡風輕之后,太多人都忘記了這李安城其實還有個王爺,還有個平王府。
吳老爺子自然心知肚明,但想著伸頭也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何不上了這王府的船,說不定還真的是條活路。這番路子走過之后,是不是活路不知道,不過這張虎皮扯還別說,除了逢年過節能在民眾心里有點印象的平王府也是開始走上臺面,官衙那邊還真的就此沒有再過來尋事找事。
他也安生的當了幾年的王府管家,耀武揚威了好久,而吳家更是乘著這王府的風勢,一躍成為這李安城的新貴,原本秉持觀望態度的世家沒見著皇城的欽差,反而見到了吳家的風生水起,紛紛效尤,拜帖如雪花般涌入王府。
這吳老爺子倒也是居安思危,想著鞏固吳家的地位,但想著錢財什么王爺府上也不缺了,錦上添花是好是好,但遠比不過雪中送炭。老爺子如今倒也實在,將家業什么甩給了在王爺府上做管家的兒子,一天閑暇無事便喜歡出門晃蕩,聽人的贊賞遠比呆在家里要風光的多。
吳老爺子在李安城瞎轉悠的時候,恰巧又碰見早些年給他解夢的術士,眼睛一亮,迎了上去。誰曉得這道士一見富態的吳老爺子反而轉身就走,老爺子一見更覺得奇怪,快步追了上去,攔住之后問了句道長何至于此?
一身青白道袍的灑脫道士隨意掐指一算,扶額無奈回應,吳老爺子缺份禮物送王府,貧道數年前解夢還沒找零,哪有不走之理。
吳老爺子甚是驚奇,也是覺得這道士有意思,看似道行不錯,但又沒有仙風道骨的距離感,他也從善如流,一手搶過道士手里的旗幡,哈哈大笑的道士帶往自家府邸。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