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仗劍江湖最新章節!
天臺山。
這幾日好生休養之下,徐江南肩上的傷已經好了大半,一般的轉動也感覺不到什么痛楚,只是使勁握拳的時候會有些略微的無力感覺。他也不想著成天無所事事,便每日清晨,寺中僧人早課的時分,他也跟著早起,背著劍匣來到斬魔臺。前面雖說來了幾次,但也沒好生打量過四周一番。
尤其是北面石壁上縱橫交錯的劍痕印記,相傳是衛山大宗師獨當年使出的劍招,因為沒有步法遺留,所以到現在也沒人知道這印記起始于何處,又終止于何處。只留有遍布山壁又深淺不一的紋路等著后人參悟。
徐江南不是個呆子,起先是用桃木劍筆凌空比劃一番,然后覺得一劍之后又與周邊劍痕怎么都連綿貫穿不起來。有些失落是人之常情,但不多。畢竟這么多年下來,想著參悟這劍法的人數不勝數,也沒見幾個人說師承衛山,名聲鵲起的。
徐江南沒有入死胡同,學著天下太多的劍癡武癡,說不頓悟便不下山,不參悟便不出世。他還得去金陵找人,還得去邊關祭拜。像山壁上的劍痕,他一時半會也記不住,便找了張紙,花了幾個時辰謄錄在黃紙上面,一橫一豎皆有講究,劍痕深的地方便是重筆粗墨,淺的地方便是輕筆細鉤。
秦大小姐這些時日也是心事重重的樣子,開始呆在房間里,足不出戶,也不知道在搗鼓些什么。只是這樣偷得半日閑的功夫還沒持續半日,秦大小姐又出了房門,上了斬魔臺。坐在徐江南背后不聲不響的看著他琢磨,也看著上面的劍痕,時而蹙眉,時而思索,又時而疑慮。
徐江南謄錄完畢之后又細細的對應了一番,見著沒有紕漏,這才放下心來,小心翼翼的將黃紙折疊,然后收進懷里。
徐江南早就發現了秦月,難得她安靜入迷,也沒打擾,只是撤開了點距離,坐了下去,等著她收回思緒,這才調笑說道:“怎么,也會劍?”
秦月開始不知為何,有些失落,估摸著是因為參悟不透上面繁瑣的劍招,聲音低迷嗯了一下,隨后似乎又覺得這有什么不對,回過神來的她一臉質疑神色,嗔怒道:“是在看不起本姑娘?”說起來這也是她有些羞澀的地方,自小出在一個練劍的世家,跟熟讀詩經三萬篇,不會作詩也會吟一個道理。她自小就同那些劍招劍法劍訣什么的打交道,尤其是那個練劍入癡的二叔,連衛澈都一副臭冷面孔。只有她過去,臉上才有幾分顏色。
小的時候她就愛往二叔的院子里跑,她爹在她眼里是個死板的讀書人,對于規矩什么很是看重,她娘又是個嫁雞隨雞的溫婉婦人。記得小時候,有次她哥不小心將祖祠的供盤給打翻了,被她爹罰在祠堂跪一晚上,她和她娘親也都是默不作聲,不敢違抗,只悄悄在外面陪了一晚上。
而她二叔在外人眼里是個嚴肅,一心于武道的劍癡。在她看來卻不然,她喜歡往她二叔這邊跑,有一部分是她爹的古板嚴厲,還有就是那些門客卿僚之內的見著她便是一副恭敬討好的笑臉,就連出門,也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戰兢模樣,生怕小姐除了點意外,掉根頭發都沒法回去交差的那種。
而她二叔對她的哥哥也是嚴厲,她哥每日的功課就有去二叔的院子看二叔練劍,而且一種劍招只耍一次,然后讓她哥哥憑借記憶使出來,不過關,便抄上十遍習劍心得。那時候她也會跟著偷偷記上幾招,雖然家里對她沒有什么硬性的要求。見多了之后,時不時腦海也有些招式影子,再向二叔撒撒嬌,也會得到一招半式的指點,至于她懂不懂,她二叔也不管,都是一笑了之。
至于修為之內的,衛家那種財大氣粗的門閥世家,那些只要是能用錢砸出來的靈藥秒丹,從來就沒有說在她和她哥身上省過,說是泡在靈藥里面長大的不過分,更有二叔門客之內的用自身修為做牽引,讓藥性浸入四肢筋脈,就連她這種沒怎么吃過苦的女子,也有了一身不俗的修為。只是像她這種一身是寶的而不自知的,上次夜晚遇襲,沒正真上過戰場的,哪里能拿的動刀槍。就連老許那般后面能跟惡人拼命的老卒,第一次雄心壯志的戰場行途不照樣吐的稀里嘩啦。
徐江南也是見好就收,搖了搖頭,他其實是有些奇怪秦月對于一些劍招的感悟之深。先前第一次過來的時候,他就是對著石壁練習,用桃木劍先劃過其中一個劍印,再想用個圓潤的姿勢轉向周邊的劍印,然后無論自己用個多么刁鉆的姿勢,似乎都不對。
而秦月卻是一針見血,隨手指了一片區域,說這幾道劍招肯定不是連貫的,五道都是從右上斜劈到左下。哪怕再是一往無前的劍客,那也只是劍客,出手九分已是極致,總得要留上一條后手。更不要說衛家那般依靠精妙絕湛劍招出世的大宗師,怎么會黔驢技窮這般死拼。
徐江南聽了之后倒是對她一臉刮目相看的樣子。秦月也是一副昂著頭很受用的模樣。徐江南也不覺得她是瞎說,畢竟像這種類似劍道上的紙面東西,他看的很少或者說沒有接觸。而接下去同秦月的交談,才是發現假如只算這些見解,秦月能甩開他幾條街。秦月也不敝帚自珍,將這些隨便拿出一些在江湖上都能掀起一股腥風血雨的東西悉數說出。
在她看來,珍藏起這些讓她云里霧里的見解話語,顯然沒有徐江南另眼相待的表情受用。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