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仗劍江湖最新章節!
大戰落幕,等眾人下山之后,一身紅衣袈裟的大和尚右手捏著一串佛珠,目光深遠的望了望山上非魚池,頓了頓之后提腳往山上行去。
山下謝幕,重歸寧靜。
在仲夏時分,人處高山的時候,黎明交接的那會,往往會見到日月同輝的一幕,山上袒胸的文士一手提了壺酒,一手握著白玉酒杯,清酒無色,味寡淡,卻也獨酌的津津有味,面前銀月還未東落,黃日已然東起同臺,像是兩個世間交疊在了一起。
身后被稱做一萬的男子安靜等待,他本姓更,在中原并不常見的姓,說起來他也不是中原人,一雙藍瞳,耳垂掛了個有小木枝粗細的銀質耳環。當年似乎是面前的李顯彰花下一萬銀錢買下的他,為了應時應景,又或者說是偷閑躲靜隨意之下,便給了個一萬的名頭。
李顯彰只顧喝酒賞景不說話,更一萬也不出聲。
直到聽到有人踩著枯葉上山的聲音后,面前袒胸文士也不轉身,自倒一杯酒,溫聲說道:“一萬,此去要小心一點?!?br/>
更一萬抱拳重重點頭,一個助跑,竟然直躍而下,幾個呼吸起落間,身影便隱匿不見。
待上山的腳步聲停了下來,李顯彰這才轉身飲盡杯中酒,盡顯輕狂。又一揚手中酒壺笑道:“弘道大師怎么想著來這里了,不過還好大師不飲酒了,不然世間人又要說我李顯彰不懂為人之道了?!?br/>
弘道大師,也就是身著紅衣袈裟的方丈輕嘆了口氣,面目和善道:“事情都過了那么些年,為何還是放不下?”
說起來,李顯彰外表放-蕩輕狂,但看起來卻不反感,自配溫文儒雅的氣質。
李顯彰聽到弘道大師開門見山一句話,也不生氣,再提手,眉目怔怔望著手上白玉酒杯,上面印著日光。他輕笑一聲道:“大師是出世人,是能拿得起放得下的得道高人。而我李顯彰乃俗世中人,喜酒好名節,自然比不們這些上高風亮節的出家人,又何談什么放下放不下的呢?”
弘道大師又是一聲閉目輕嘆,對李顯彰言辭里的譏諷避而不見。
李顯彰將酒杯收回袖內,徑直對著酒嘴暢飲一番,繼續說道:“寒山與拾得大師我李顯彰自然仰慕,但世間諸神龍蛇,各有心性。天下人欺我,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李顯彰可沒那個十年去等,自然是要奉還回去,更不要說是血債了,唯有血償才行。天下人那么多,我李顯彰只是李顯彰,不是李閑秋,也不是徐暄,更不是一心除魔的衛山了,當然,我也不想是?!?br/>
弘道大師一手轉動佛珠,時快時慢,像似在思量什么,沉默不語。
李顯彰笑了笑,走到棋秤處,兩指間拈了顆黑子,也不抬頭看弘道,自言自語說:“弘道大師如今不也是動了殺心?是想以殺止殺除了我李顯彰?可惜我知道大師不會下這個手,西夏這十多年安安穩穩下來,北齊的陰士謝長亭不知道在這西夏落了多少暗子,還有蟄伏數年沒有動靜的江秋寒,三計滅了宋,天下人誰敢小覷了他?眼見林暄以身死換西夏朝野改堂換新之際。此際過后,西夏便煥然一新,一鳴驚人了,北齊安敢與之爭?這二人哪能如陳錚所愿,而西夏廟堂林林色色之中,能當大局的只有這納蘭天下,就算能定計安邦,只怕也是孤木難支。
李閑秋性情孤怪,西夏將傾之際愿不愿意出手還得另當別論。徐暄手勁再強也算不到身后十年之久,只要西夏年輕一輩上不了臺,便是青黃不接,酸儒當政,陳錚敢殺徐暄,可敢殺盡這天下讀書人?天下評上卷九人,除了牧笠生下落不明,新晉幾位也是以圣人文章入評,納蘭天下門生無數,舉手投足皆要思量,對不過北齊那兩位很正常。唯有我李顯彰,心狠手辣,又因陰險著稱,是個小人?!?br/>
一子輕下,李顯彰收斂起笑顏瞥了弘道大師一眼道:“大師想殺我,可惜這北齊虎視眈眈,西夏大廈將傾,納蘭天下能不能力挽狂瀾還不好說?,F在春秋劍匣也出世,關鍵的是,這劍匣的主人還姓徐。十多年前的西夏秘辛,徐暄的子嗣究竟死還是沒死天知地知,春秋劍和春秋劍匣原本是徐暄從吳家強搶過來的,后來徐暄身死,這春秋劍同劍匣一起便下落不明。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