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仗劍江湖最新章節!
衛老祖宗提到這事,之前的疲累神色一掃而空,臉上眉飛色舞,原本蒼白若雪的面容上更是生了點血絲,一雙深凹的眸子更是有幾分粲然光景,這是他得意的地方,也是走了這一通江湖自認最為出彩的地方,只不過能說的人不多而已。而面前這兩個恰恰是最合適的聽客,不過說來也算是他的不幸,俗話說家國不幸詩家幸,放在江湖也是一樣的道理,哪一年不是在禍難臨頭的時候,會出幾個讓人記住百年乃至千年的江湖奇才,說他不幸正是緣故于春秋亂戰,徐暄,江秋寒,和謝長亭三人在五年之間雷霆聲勢滅了五國結束亂戰,之后休養生息一副小有的太平之氣,平常是福,說的是百姓,但要說到江湖上,定然是莫大的悲哀,居危思安這是常理,居安思危這個在常理當中很多時候被認為是自己沒事找罪受。
這十多年下來,江湖便如溫水,走江湖的人說多也多,但自然比不上以前,封劍的封劍,歸隱的歸隱,有些不想自廢武功便晉升官場,過著穿紫袍的日子,李顯彰說的對,這江湖太靜了,以前各國朝廷自顧不暇,哪有時間操心江湖,但無論是哪國,無論是以儒法為本還是縱橫術陰陽論為基,追究到底都有一個國法,有國法在,世道才算是安穩,而江湖是不講國法的,它講俠義,世道也就亂了,而恰恰老百姓要的是國法安居,朝廷才是他們需要的,不過如此一來,江湖的癡人少了,畢竟能安逸的活下去,誰愿意背著劍,喝著西北風過著刀口舔血的日子,
“其實們說的答案是也不是?!崩先嗣嫔⒓t像是飲了酒,眼見這二人似乎是想不到第二個答案之后,這位跟著徐暄瞞過所有江湖人的老者悠悠開口說道:“小后生,江湖人都知道徐暄背著春秋劍匣殺人,可江湖又有誰親眼見到過徐暄用春秋劍殺人?”
徐江南咀嚼著話,微微抬頭說道:“我爹的劍匣內沒有劍?”
“以前有,但后來沒了。而徐暄本來算是個讀書人,所以不出劍也正常,沒人懷疑,如今不照樣有些個佩劍而不知劍的公子哥?”老人微微搖頭說道:“說是因為當年徐暄來衛家的確是給了衛家春秋劍,而不是的緣故是這柄劍如今并不在衛家,至于在哪,老夫只能說在西蜀道,也別問,有機緣自然就知道。
只是后來爹死后,劍匣應該是李閑秋給拿了,但春秋劍并不在內?!闭f完之后若有深意的望著徐江南。
徐江南一臉苦笑說道:“但世人都認為春秋劍和春秋劍匣在一起,小子以后可就難過了?!逼シ驘o罪懷璧其罪這話放在那里都是道理,更不要說在江湖里,眼紅的人可是多了去了,關鍵是這老祖宗也是說了,劍在哪也不會同他說,更加不用說給他了。
只不過對于春秋劍,徐江南的執念并不強,當年李閑秋不照樣拿了把不起眼的劍砍翻了青城山,再者現在拿著桃木劍也是挺順手的,只不過說到桃木劍,徐江南也是疑惑這劍的異常,至少在他的眼里,這柄劍算是給了他太多怪異的感覺,尤其是方云說他一身邪氣,他雖然不懂,但也知道應該很大一部分情況是說這柄劍。
想到此處,徐江南反手一拍劍匣,桃木劍錚錚之音響起,繼而出鞘,面前老人卻像沒有看見此情此景一般,這些年可沒人敢在他面前拔劍,徐江南反手握住桃木劍,然后橫放在身前,輕聲說道:“前輩,我想請看看這柄劍的來歷?!?br/>
面前老人像是有所預料,輕輕搖頭說道:“這劍是吳家的,老夫不用看都知道,只有吳家這些個旁門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劍呢,老夫覺得順手就好了,錦上添花之用而已,不過吳家出過一個怪才,以前老夫也跟衛澈提過,用血養劍,那柄劍的質材是龍桃,龍桃樹不會死,就算脫離枝干,被制成劍之后也不會死,只要有血,它便會自主生長,聽說還能孕育出魂物此種稀罕東西,不過都是傳聞,龍桃劍的故事老夫也都是聽來,畢竟從來沒有面世過,從一開始便下了黃土。
至于這柄,老夫能肯定不是,以前是誰的佩劍老夫也不曉,但是血腥味道太重,陰邪之氣太盛,怕曾經也飽飲過鮮血?!?br/>
徐江南試探問道:“前輩相信魂物之說?”諸如此類的鬼怪神說徐江南只覺得是那些江湖術士騙錢的手段。
老人笑了笑說道:“那是說先人無的放矢?大秦之前有諸子百家,陰陽論述,五行之說,更是相傳有五行陰陽士,還有茅山道士,不過到現在都不見了蹤影,不過要老夫給抓個魂物證明,那是不可能的。
小后生,老夫聽說之前一直活在桃花觀啊,三魂七魄之說便是源于道門,《七簽》中有云: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一名爽靈,一名幽精。這般想法可不像自小在道門長大的。”
徐江南有些赧色的同時也是很訝異這老前輩的學識,不說其他,就光這份頭頭是道的引經據典就讓他這種只看了幾本書的小子自愧不如。
徐江南心中的疑問大抵是問的差不多了之后,本來旁敲側擊幫忙問下衛月這個千金小姐有何安排,后來一想,這件事怎么說也是衛家家事,自己又用什么身份來開這個口,欲言又止最后還是放棄,不過知道當初徐暄用的東西是那柄天下名劍之后,二更天的時間談這么一件事怕也綽綽有余,一個使劍的世家不愛劍那又愛什么?再者說這劍可是吳家的,方家,衛家,吳家這幾個傳揚了千百年的世家明面上不說,暗地里不照樣較勁,衛家用吳家的劍有抬高的說法,但抬高身份的是衛家人,怎么看都覺得被壓上一頭。
徐江南暗嘆一聲,就想著出聲告退。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