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仗劍江湖最新章節!
李顯彰捧書而坐,旁邊掌著燈,燈火如螢,飄搖似墜,天氣晚來秋,而他已經那副常年不變的袒胸姿態,不多時,更一萬持弓回來,李顯彰頭不抬,問道:“老先生走了?”
更一萬點了點頭,將身上的弓取下,放進木柜?!八妥吡?,聽先生的給埋在銀杏樹下?!?br/>
李顯彰擱下書,雙手擱在嘴邊,呼出口熱氣,又搓了搓手,喃喃道:“軟紅十丈一傾城,這西楚到了今日算是亡國了。只是沒想到這個徐暄十多年前百子換一人生,寧愿死上數萬人,也要讓這個西楚公主活下來,真是不解?!?br/>
更一萬顯然有些疑惑,他覺得天下沒有先生算不到的事,皺了皺眉頭。
李顯彰沒有抬頭卻像看到了更一萬的神色,挑了挑燈芯微笑說道:“我又不是神仙,哪能掐指算命格。”
更一萬憨厚一笑,撓了撓頭,憨實拍了個馬屁悶悶說道:“可在一萬心里,先生就是能掐會算的神仙?!?br/>
李顯彰用書指了指更一萬,哈哈大笑,知道這個從小跟著自己的書童心性其實跟他一樣執拗,很罕見的認真輕言說道:“我比不上徐暄,其實不但是我,如今在桃花觀的李閑秋也比不上,在我眼里,天下能同徐暄比擬的,其實也就北齊的謝長亭,江秋寒這二人。”眼見更一萬好不容易開了口拍了個馬屁又不做聲,李顯彰并不介意,搖了搖頭先是從轉身從屋內拿出文房四寶,擺在桌子上,更一萬見狀輕車熟路的過來研磨,知道先生喜歡酒,便在硯臺里倒了點酒水。
李顯彰坐在一旁,沒有拒絕,接上先前的話題說道:“春秋天下評可信可不信,無論是我,還是李閑秋,又或者其他人,就算能看透大局,都算不得棋中人,只是觀子,而徐暄才是局中人,謝長亭算一個,江秋寒算另外一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天下大勢,我們這等人只能算前一種,耍點合久必分的小技巧倒是能信手拈來,要說分久必合的落子手勁,徐暄是第一,后繼納蘭算第二,北齊屬三四,其余則是不入流,難等大雅之堂?!?br/>
眼見更一萬懂而未懂,只顧很努力的聽著,記著,他樂呵一笑,也不覺得更一萬會像那些個聽禪幾十年反而通靈的靈物一般一朝開智,他提了下筆,潤了潤墨,將宣紙鋪成開來,想要落筆,等了半天,一滴飽墨從筆尖滴落,落在宣紙上,瞬間渲染開來,李顯彰嘆了口氣,像是有些惋惜這一點筆墨,將筆停下繼續說道:“就不說徐暄以前,一子常有二三意,單看這西楚皇庭一事,若不是今天聽到董煜一言誰能想到這那一舉動是為了瞞天過海?一萬,說徐暄是不是因為自己是西楚人,就想著給西楚留下最后血脈?”
更一萬搖了搖頭,知道這個層面的東西,不是他能揣測的,李顯彰輕笑一下,平常人才有平常氣,這個才是真的福氣,笑著說道:“說出來我也不信,徐暄這個程度的人,要說為了穩西夏而殺萬人,這個我信,但再加上為了西楚血脈殺萬人,我反而不信了。
天下人都說他沒算到帝心,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不可能不知道,再勞心勞力的人,怕也有后手,要是為了快速穩下西夏,坐南望北以圖中原,他也能理解,畢竟這是當時最快也是最為合適的手段,也符合徐暄一路南下的一貫做法,但這樣做到時候被陳錚翻起老賬來自然就會成為西夏的替罪羔羊,只要陳錚矢口否認自己下過令,這個局就成了死無對證,沒人能解,徐暄不可能想不到,但這樣的前提是陳錚想讓他死,如果不想,即便是天下人說的天花亂墜,徐暄依舊富貴入云,再為了個西夏血脈去同陳錚談交情,倒顯得徐暄得寸進尺有些欺主了啊?!?br/>
更一萬又開了口說道:“先生,徐暄是因為這件事死的?”
李顯彰搖了搖頭有些鄙夷說道:“要說是哪件事?天曉得,君要臣死,吃飯喝酒都是借口,徐暄本身就是大染缸,從把西夏從涼州一州之地打到如今五州闊土,哪件事都有他的份,只能說這對君臣配合得天衣無縫,徐暄唱黑臉一路南下,鐵血欺壓為邪,陳錚跟在后頭唱白臉懷柔安撫,這是正,也只有徐暄帶著兵馬走了趟江湖,讓這些人都看到了徐暄的不講理,他們才會需要一個陳錚,需要一個稍微能講理的陳錚。西夏也才能在這短短幾年站住跟腳。
就是沒想到謝長亭從中作梗,如果再給徐暄幾年,說不定真的能見到西夏旌旗數萬揮軍北上。那才是天下潮頭的盛景?!?br/>
李顯彰再次提筆,不再頓挫,筆尖有龍蛇走動,是蠶頭燕尾的隸書體,春秋時期國書通用,上聯,人面桃花,春秋雅事書萬古。下聯,漁樵山水,揉斷琴弦輕百年。
寫完之后吹了吹宣紙上的墨跡說道:“董煜死得其所,無憾了,春秋之人再少一個,這衛秦錙銖必較,機關算盡太聰明,不過能將衛家帶到現在,也算功成名就,因果循環,怕也要落在自己頭上,想來也是可笑,為了到時候晚節不保,等下過了雪,過了壽辰,我來送他一程,也能瞑目了?!?br/>
更一萬知道些許內情,自己先生早年與董煜認識,喝了幾次酒,就算談不上交好,至少沒有惡意,今日董煜身死,看似與人無關,但他也清楚,如果衛家人出手,董煜就算力竭,也不至于落到今日這步田地,在先生吩咐下被自己手刃,而聽李顯彰之言,似乎是將仇記在了衛老祖宗的身上。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