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十數萬年的飛躍,太乙緊趕慢趕之下,終于接近了不周山。
遠遠望去,巍峨的天柱高不知幾許,直插入青冥之中,反正以太乙之法眼,是一眼望不到頂。
不周山和太乙以往見到的任何一座山都不同,不僅高,而且粗,就像一根巨大的柱子一般支撐兩極,四周并無太多次峰,也并沒有如一般山脈一般連綿而出,一眼望去,天地之間,孤零零的一根天柱,既震撼又莫名的孤獨。
太乙對此山可謂仰慕已久,除了其無法比擬的象征意義之外,也因為據說此山中天才地寶遍地皆是,便是稀有的先天靈寶,也是隱藏頗多,他也想來碰碰運氣。
按捺下心中震撼,太乙滿懷期待的靠近不周山,其實雖然已經能看到天柱,但實際上還有許多距離,但一股猶如實質般的威壓撲面而來,充滿不屈、傲岸、博大,乃是盤古遺留的氣息。
這氣息并不傷人,天地萬物皆是盤古所化,本是同源而出,除了初始有些不適之外,很快太乙就習慣了這種氣息,并且有種百川歸海,游子回家的親近感,體內法力運行越發流暢,仙體元神宛若受了滋補一般,更加純粹,許多無法理解的東西,漸漸也有了體悟。
“怪不得這么多人都喜歡來不周山,原來這里殘留的盤古烙印,對于所有生靈,都有著莫大的好處。而長期處于不周山之下的巫族,可說是得天獨厚了,怪不得一口氣誕生了十二位祖巫,數百位大巫。”
太乙心中感嘆,要是長久處于不周山中,時時刻刻體悟盤古烙印,道行自然上漲,就算沒有人傳道受業解惑,也能飛快進步。
他猜想鴻鈞、羅睺、祖龍這一輩人,能自己修成準圣,或許就得了不周山遺澤。
否則鴻鈞修成準圣,是開創仙道,但譬如陰陽老祖、乾坤老祖、祖龍之流又憑什么?
論根腳,他們并沒有強過太一、接引、三清等人,化形最多也就大羅金仙,卻可以在沒能開創出自己的道,也無人傳道授業之下,不知不覺修成準圣,沒走任何歧途,這絕對不容易。
心中胡思亂想,太乙心中莫名興奮,要真是如此的話,自己或許也能在這里受到啟發,從而修成太乙金仙。
“可惜黑龍體內劫種只是小成,否則倒是能夠通過他,得到太一所開創關于太乙金仙的修煉之道?!?br/>
太乙心中不由失望,黑天書所種劫種,能將人煉成劫奴,一般有四個過程,最開始的侵入氣運之中,這是初成,然后滲入元神之中,這是小成,再然后便是侵入真靈之中,掌握劫奴一切,包括生死禍福,這是大成。
到了這一步,劫奴就真正無法脫離劫主而存在了,要他生他就生,要他死他就死,就算輪回萬世,也脫離不了劫種的制約。
至于更上一層圓滿的劫奴,則是在其泥丸之中開辟劫海,接引黑天書化身,令劫奴也能擁有一些劫主的手段,并且衍生一些神通。
這個時候,劫奴已經可以獲得好處了,從單方面的被剝削,變成一邊被剝削,一邊剝削別人。當然,最大的好處肯定歸于劫主。
黑龍回歸太陽宮已經十幾萬年,早已經修成太乙金仙,只是劫種遲遲無法大成,太乙也無法掌控他的一切,沒能得到他得授仙法的內容。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