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膛槍手剛剛開火,叢林中就傳出一陣震天的吶喊聲,不計其數的人影從叢林中沖了出來,沖到了距離還鄉團大約一百步的時候,這些人揚起了手中的弩機,只聽到一排弓弦繃動的聲響,鋪天蓋地的弩箭在空中編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籠罩在還鄉團頭上。
還鄉團士兵幾乎沒有什么鎧甲防護,遭到強弩射擊,一下就慘叫著倒下了一大批。
李國棟的山地軍之所以不用自生火銃或鳥銃,就是因為弩箭的射程比那些滑膛槍要遠得多,而且對手沒有鎧甲防護,箭箭到肉,對手根本就別想進入火器射程只能,就會被射倒一半!
一輪弩箭射擊,當即射翻了一百多名還鄉團士兵。殘存的一半還鄉團士兵還沒反應過來,仍然往前沖鋒,手中的鳥銃發出轟鳴聲,彌漫的白煙騰起。銃聲轟鳴,火光噴射,白煙彌漫,看起來熱鬧非凡,可是在一百步的距離上,鳥銃根本沒有任何效果。
弩手們射完一輪弩箭,把弩機放在地上,以腳蹬弩弓,雙手拉動弓弦,把弓弦掛在懸刀上方的掛鉤上,然后從箭壺中取出一支弩箭,安裝在弩臂上的凹槽內,就完成了裝填。完成裝填的弩手們揚起弩機,向還鄉團自由射擊。
弩箭的裝填速度雖然比弓箭要慢得多了,但是比起鳥銃這種火繩槍來還是快了許多,第二輪弩箭射出,還能站著的還鄉團士兵剩下沒幾個了。
這時候,那十多名殘存的還鄉團士兵才明白過來怎么一回事,紛紛轉頭就跑,手中的砍刀、長矛、鳥銃、盾牌都被他們像是丟棄垃圾一樣丟棄了,只為了能夠跑得更快一點。
只是還鄉團最終沒有跑掉,曹變蛟的三百刀牌手從后面殺了出來,截斷了他們的退路。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左邊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右邊是高聳入云天的陡壁,走投無路的還鄉團士兵紛紛跪地投降??墒遣茏凃詻]有放過他們,三百刀牌手就像決堤的洪水般一下就吞沒了殘存的十多名還鄉團士兵,等到刀牌手過去了,還鄉團士兵全部被砍成肉泥。
李國棟早就有命令,對待還鄉團,絕不留俘虜!這些還鄉團壞事干盡,用盡了各種殘酷的手段殺害無辜百姓,比清軍還要壞。
殲滅了田舉人的還鄉團,淮軍給周圍十多座山村的百姓報了仇。
三日后,李國棟又得到情報,一隊大約一千余人的還鄉團從新野縣城出發,要進入自己活動的山區。
“一千假建奴,來得好!剛好把他們一舉全殲了!”李國棟哈哈大笑。這一千還鄉團在他的眼中簡直就是送菜的,剛好全部吃掉他們。
想要殲滅這股還鄉團其實并非一件難事,雙方兵力相當,但淮軍山地軍的戰斗力遠超過還鄉團,武器裝備也勝過還鄉團,而且是以逸待勞,在山區埋伏等待,完全可以一舉全殲了敵人。
這支規模最大的還鄉團進入了山中,行走在山路上。附近的山林內,一處茂密的草叢中鉆出了兩條身上披著樹枝草葉的人影,頭上還蓋著一塊花花綠綠的帆布。帆布下,一條人影拿起望遠鏡觀察山路上的動靜,發現了進山的還鄉團。
只見這支還鄉團頭戴紅纓斗笠,身穿藍灰色號衣,裝扮很像綠營清兵。號衣的前后各有一個大圓圈,里面寫著一個“勇”字,而不是“兵”字。軍隊飄揚的大旗上,也寫著一個“練”字,這就意味著這支軍隊是一支練勇,而不是綠營。
即便是在原本的時空里,大清入關之后,就開始操辦團練,用來對付反抗的人民。八旗軍入關之后,以驚人的速度開始墮落,到了平三藩之亂,西征噶爾丹的時候,打仗完全依靠綠營了。再到鎮壓白蓮教起義,鎮壓苗人起義的時候,就連綠營兵都不堪重用了,鎮壓這些人民起義的主力就是團練。
除了偽裝躲藏在山林中監視還鄉團的夜不收之外,還有化裝成綠營清兵,甚至是化裝成八旗兵的夜不收,也擔負著監視這支還鄉團的任務。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