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南京城下,朱厚照感慨萬千。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南京,一座承載著六朝興衰的古都。
南京名字并不差,地理位置同樣重要,但卻不知是有魔咒,還是何原因,定都在南京的朝代一個個都是短命鬼。
東吳69年,東晉102年、南朝宋59年、齊23年、梁55年、陳32年,后世黨國在此定都,也堅持了幾十年便敗。
明初同樣定都于此,結果建文帝被朱棣給砍了。
關鍵是從藩王這個位置上起兵造反的,數量眾多,大名鼎鼎的七王之亂、八王之亂,其他的名氣較小或沒有記載的更是不計其數。
但不論名氣大小,實力強弱,這一茬茬前撲后繼造反的藩王,都倒在了造反的途中。
唯有朱棣,清軍的成功將侄子砍了自己做皇帝。
就連七王之亂,鬧的那么狠,也被漢景帝給平定了。
論軍力對比,論有利條件,朱棣都處在絕對劣勢,但是人家依舊成了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藩王。
真不知這是巧合,還是由于都城南京的原因。
以至于搞到最后,朱老四寧可天子守國門,也不愿在南京這里混。
當然最慘的,還是明宣宗朱老四的兒子朱高熾,這家伙繼位后,下旨重修南京皇宮,準備第二年跑回南京。
他是文皇帝,可不跟朱老四一樣,沒受過多少教育,純平馬上打江山,是受到國內文臣一致好評的皇帝。
結果第二年沒到,死了,換了他兒子朱瞻基當皇帝。
這位倒是沒敢再提返回南京之事,在南京定都的朝廷都這么短命,堪稱魔咒,老爹又是剛下令南返便死了,他還敢下旨南返?
但又不好違背他老爹的意思,便不提此事,等他死了,英宗繼位,才正式確定北京的京城地位。
詔告天下,去北京各衙門“行在”二字,南京各衙門增“南京”二字。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