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沒有你們的支持就沒有本書的今天。
但是很抱歉,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再寫幾章就不得不完結。
不過……新書是從非洲戰場切入的,做一些情節鋪墊后進入諾曼底就會繼續本書的發展。
簡單的說,就是換一個身份,換一個陣營(德國)繼續戰斗。
《決戰第三帝國》已上傳,敬請各位書友收藏、觀看!
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梅津美治郎在知道對船隊實施攔截的是中**隊的“飛機飛彈”后,他反倒冷靜了下來。
雖然之前兩次慘重的損失讓他又氣又恨,尤其是這些“飛機飛彈”還是中**隊的東西……
人就是這么奇怪的動物,雖然結果都是一樣的,都是朝鮮海峽遭到敵人的封鎖,但如果這些“飛機飛彈”是美國弄出來的,梅津美治郎還更容易接受些,現在卻知道是中國人弄出來的,就讓梅津美治郎恨不得一頭撞在墻上撞死。
這心態其實很容易理解,美國原本就比日本強大科技也比日本先進,所以美國研發點東西來戰勝日本就是很正常的,但中國原本是個被日本壓著打的窮國,一個被日本鄙視的弱國,甚至日本還嘲笑中國人都是東亞病夫,現在突然間折騰出一個就連美國都沒有的東西壓著日本打,而日本卻毫無還之力……這就像得知一向被自己瞧不起的遠房親戚突然成了暴發戶似的無法接受。
而且梅津美治郎還知道,如果繼續按現在的形勢發展下去,中國只會越來越強大,而日本卻會被困在這座小島上無法發展。
所以,這就更堅定了梅津美治郎要將戰略重心轉移到中國的決心。
他仔細分析了一下飛行員那邊報告的數據,然后就得到了以下幾點:
一:戰機攔截對“飛機飛彈”是無效的,因為日本現有的所有戰機都無法跟上“飛機飛彈”的速度。所以,派出戰機攔截除了浪費寶貴的燃油外什么也得不到。
二:雷達可以偵測到“飛機飛彈”,就可以為船隊提供預警,所以雷達部隊可以照常工作。
三:中國人“飛機飛彈”的數量可能并不多。
所以,這就是比誰更能堅持到最后的游戲。
于是,第三天晚上,梅津美治郎就耍了一個花招……他照常派出一支船隊擺出要橫渡海峽的樣子,但中途卻折返回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