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茨藍道的一個同窗,第七連的炮手布蘭克在五碼之內還在向“馬蒂爾達”坦克射擊,但絲毫不起作用,龐大的鋼鐵怪物從他身上和大炮上碾過。
海因茨藍道命令衛兵把這位勇敢的小伙子帶了回來,當時他還活著,外科醫生不得不在戰場上鋸掉他的雙腿,因為兩條腿已被壓成肉醬……然而沒過多久,他終究還是永遠的閉上了雙眼。
海因茨藍道不敢相像,如果不是隆美爾將軍心血來潮的下令使用88高射炮來對付“馬蒂爾達”,德**隊只怕早就退出北非了。
現在這種形勢還在繼續……盡管德國已經補充了一些“4號”坦克,但他們只有可憐的30輛,而英國人卻得到了美國援助的300輛“謝爾曼”坦克。
海因茨藍道心里清楚,如果對面的英軍第10裝甲師沒有調走的話,這一戰只怕是第21裝甲師的最后一戰了。
“將軍!”一名通訊兵在坦克下方向海因茨藍道報告道:“所有的坦克都走出雷區了!”
“嗯!”海因茨藍道摸出了懷表看了看,說道:“休息十五分鐘,然后等待炮火準備,告訴小伙子們,一旦開動了引擎就不要停下,一直開到目的地或是沒有油為止!”
“是!”通訊兵當即將命令傳達了下去。
這是隆美爾的作戰風格,也正因為這樣,德軍的裝甲部隊才能在沙漠里以每天八十公里的速度朝前推進……而英軍則往往在這種推進速度下丟盔棄甲不知所措,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準備。
十五分鐘很快就過去了,隨著紅色的信號彈冉冉升上天空,炮聲緊接著就響了起來。
一陣陣地動山搖,德軍集中了五百多門火炮朝英軍防線轟炸了二十分鐘,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火炮和炮彈有相當一部份是繳獲自英軍……
炮火準備并不是為了殺傷敵敵人,而是引爆地雷為坦克前進撕開一個口子。
原本五百門火炮根本就不足以辦到,因為英國人在陣地前布下了又寬又深的雷區,二十分鐘的轟炸很難開辟一條足夠一個裝甲師推進的缺口。
但是……
如果敵人的坦克主力被調走那就另當別論了,這樣德國的坦克就可以從一個相對狹窄的缺口通過而無需展開。
這時海因茨藍道不由再次祈禱……如果敵人坦克在缺口的另一頭等著的話,那對德裝甲師來說,這么做就是上去送死。
然而,海因茨藍道已沒有其它選擇了。
在炮火開始往敵縱深延伸時,海因茨藍道就對著步話機大喊:“全體聽我命令,進攻!”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