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什么想問的。”
“那我想問的多了去,我怕都說了,菩薩嫌我煩?!?br/>
“這倒是。”
“……我還是有問題的!菩薩,如果我去了廟里,我要做什么啊,就那么杵在案臺上不動嗎?別人來參拜誦經供奉香火,我就白吃就行了嗎?”
“你需幫助有緣人?!?br/>
“什么才叫有緣人?香火錢給得多?東西燒得多?還是吃齋念佛誠心感動天地,又或者廣結善造橋修廟的慷慨之人,再或者達官貴人孤苦之人?我這個人還挺心軟的,看到別人可憐就會幫一下??墒谴蠹叶际枪┓畹牟畈欢嗟南慊穑矣秩绾稳∩??看我眼緣嗎?這就不公平嘛。”
喜樂說了這么一大堆,中心思想總結出來就是一句話:我不知道有緣人是哪種人!我怕幫錯了!
“想幫你就都幫了?!?br/>
“啊,這、這可以嗎?”
“當然不可以?!?br/>
“……”我懷疑你在搞我心態,但我證據不足。
觀音發現在自己掌心的瓶子有點躁動,一眼就看出喜樂的小心思,她肯定在犯愁,便又補充一句,“凡人求神拜佛都會有所求,大多奉了香火是求個心安,你仔細辨別。若有拿捏不定之事,用楊柳枝揮散三下,我會來助你?!?br/>
“菩薩你最好啦!我一定會好好做事的!不會讓你蒙羞的!”
沿海小鎮山腰上的觀音廟雖然位置離城里遠,又是在山上,數千青石板沿著坡路蜿蜒而上,遠遠看著像是一條趴伏在山間的青蟒。
廟宇去年還翻修過,香火鼎盛,隔三差五就有人來燒香灑掃。等到觀音帶著喜樂到了門口,院外已亮起了燈火,案臺上瓜果香燭齊全,正中間有一座彩塑觀音像。喜樂看了看塑像,又瞄了瞄真貨,發現這泥塑的模樣與觀音確有幾分相似,最大的不同是性別。
彩塑的法相外貌是送子觀音,站在蓮臺上,眉目更為慈祥,耳垂長而飽滿,唇厚卻質樸,戴著懷里抱著一個肚兜扎小辮的孩童,塑像豐腴而有胸,明顯是按照女性來塑造的。但那漆黑清明的眼眸與線條柔美的輪廓很像本尊,不過氣質上面,喜樂覺得有些許差別。
觀音瞧著案臺上被香火模糊的自己塑像,他問道:“喜樂,你覺得像我嗎。”
“外貌有點像,不過這是女性的觀音像,菩薩你變成女人就是這樣嗎?”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