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三十,年關至。
府里唯一的長輩,甲一捎了信來,說今年在天壽山和先帝夫婦一起守歲,就不回京城了,囑他們夫婦“福祿雙喜,舉案齊眉”。
自從趙胤知曉身世,甲一變化是最大的一個。
他收起了往日“嚴父”的威儀,遠離了他們的生活,不再橫加干涉,更不再對趙胤的決定指手畫腳,好似當真把身上的擔子都交給了他,一心一事為先帝守陵去了。
遵循往年的舊例,這一天,趙胤晨起便要前去勞軍,輾轉數個軍營。
軍中會在今日設酒席大宴,身為五軍都督的趙胤,必得與將士們暢飲一番。
因此,時雍就沒有指望這個大忙人能好好陪她過年。
大清早,時雍便高高興興地發了一些利是銀子下去,受了下人的謝恩,便回房張羅起了回娘家要帶的禮物。只等趙胤前腳一走,她后腳便可以開溜了。
嫻衣有些擔心,看著她道:“大過年三十回娘家,會不會招來口舌?”
時雍笑盈盈地搖頭,“有什么口舌可說?橫豎府里無人,有她在家,下人們一個個循規蹈矩,也不盡興,索性我走了,各自安好。”
嫻衣皺起了眉頭。
“可是……”
時雍回頭,將一個檀木盒子塞到她懷里。
“沒什么可是了。你快去換一身衣服。這是為你準備的,一會兒你就說,是你給爹娘的年禮?!?br/>
嫻衣看看懷里的箱子,暗自嘆氣。
時下的女子,一旦出嫁就是夫家的人,不再是娘家的人了。所以,大年三十不能回娘家,免得把娘家的財運給帶走,一定要等到大年初二那日,才能回去孝敬爹娘。
時雍對這些禮數渾不在乎。
昨日王氏便派人來給她送了吃食,那些煙薰鹵味和小吃糕點,徹底勾起了時雍肚腹里的饞蟲。她想念那個小院里短暫的歲月……以及,王氏的飯桌。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