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32年(公元前215年),大將蒙孵北擊匈奴,盡奪河南地,置九原郡。
此后數年,蒙恬幾次出擊,將匈奴驅逐到了陽山(陰山)以北,盡得北假地,從此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
北假地,就是河水以北、陽山以南這一片。
北假地與河南地是整個河套地區水草最為豐美的地區,同時土地也極為肥沃,又有河水的天然灌溉便利,非常利于農耕,蒙恬奪得河南、北假后,秦始皇便從關中、關東征發了十幾萬戶軍民充邊,同時修繕了北假以北的趙長城,以抵御匈奴侵襲。
不過,居住在河南地、北假地的并不是只有中原人,也有胡人。
這一帶的胡人主要有三支,分別是林胡人、樓煩人以及白羊人,其中林胡人主要游牧在九原以東的云中郡,白羊部落則在河南地游牧,樓煩人則在北假地,蒙恬北逐匈奴,這三支胡人全都加入了秦帝國的軍團,出了不少力氣。
作為回報,蒙恬允許這三支胡人在九原、云中繼續游牧。
林胡、白羊、樓煩這三支胡人也不敢有任何不臣之心,因為蒙恬的三十萬長城軍團可是大秦帝國精銳中的精銳,這三支胡人的總人口也不過區區十幾萬人,真要是敢有異心,蒙恬隨隨便便就能把他們全族夷滅。
至始皇歿,趙高捏造了始皇遺詔,賜死了戍邊的蒙恬以及公子扶蘇,戍守九原郡的長城軍團便改由大秦名將王剪之孫、蒙恬副將王離統帥,同時秦二世胡亥為了安撫蒙恬舊部,又委任蒙恬部將、假子蒙殛為王離副將。
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于大澤鄉發動暴亂。
很快,暴亂之勢就漫延到了整個關東,六國遺族紛紛加入其中,一時間天天湟湟,秦二世趕緊將在哪山修筑阿房宮的二十萬刑徒武裝起來,由大將章邯統帥,東出趙地平叛,同時急命王離率長城軍團南下協助平叛。
王離的長城軍團最終在巨鹿被項羽擊破。
不過,蒙恬假子蒙殛卻并未隨行,因為胡亥賜死了蒙恬,蒙殛對秦二世懷恨在心,所以不愿意為秦二世作戰平叛,王離與蒙殛交善,所以沒有強求,而是上表朝廷表奏蒙殛為留守軍團的主將,還給蒙殛留下了十萬大軍。
三年后,盛極一時的大秦帝國轟然傾頹。
留守九原的長城軍團也在一夜之間分崩瓦解,關東六國的軍民紛紛離開,只有蒙殛統帥的蒙恬舊部以及部份老秦人留了下來,經此大變,十萬留守軍團便只剩下了五千人,此外還有老秦人的三萬多老幼婦孺。
當劉邦、項羽在中原爭霸時,九原的局勢也變得微妙了起來。
因為此時長城軍團的兵力已經嚴重萎縮,從三十萬大軍銳減到了五千余人,雖然長城軍團的余威仍在,卻已經不足以震懾林胡、樓煩以及白羊這三支胡人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白羊、樓煩、林胡便開始覷覦起老秦人的土地、鐵器、牛羊以及婦孺了。
當楚漢爭霸進入第五個年頭時,老秦人與樓煩、白羊以及林胡部落之間的磨擦就已經極為頻繁了,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幾起搶奪牛羊的事冇件,隔三岔五的,胡人還要來洗劫老秦人的聚居鎮甸,肆意搶奪財貨婦孺。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