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異數定理最新章節!
“文明”這個概念所需要的最低智商是多高呢?
按照圣逐的界定標準,地球上就存在三個不同物種創造的文明,以及數種沒有發展出文明、但具備基本文化概念的亞智慧生物。
其中,夠得上“文明”標準的,就有“智人”和“白蟻”兩種。在巴西靠近赤道的區域里,有一段大約二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個面積接近大不列顛島的一倍還多,是日本島的一半以上。而在這一塊區域里,白蟻的文明已經延續了
至少4000年。
這還不排除更古老的蟻丘已經坍塌的情況。日本北海道石狩海岸上,一塊約有2.7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出現了一個規模比巴西小得很多,但是對于螞蟻來說依舊很龐大的巨型巢穴群。這“一個”巢穴,“一個”群體之
內,就包含了上百萬的蟻后。甚至按照人類的眼光來看,這些白蟻和螞蟻都快夠得上“文明”的標準了。它們具備城市聚落,擁有原始的農業與建造業,能夠將部分關于生存的信息通過某種方式世代交
替。
它們和人類的唯一區別在于,作為真社會性生物,這些小家伙不需要“共同想象”來維持群體成員之間的協作。
出于對宇宙中其他真社會性智慧生物的尊重,圣逐將這類小小的節肢類帝國,也歸入了“文明”的行列。
但白蟻卻連亞智慧生物都不算。哪怕將超個體的算法也計入其中,白蟻也依舊只是“非智慧生物”,距離亞智慧生物還有相當的距離。
而鯨—偶蹄目鯨豚類的中,就有數種亞智慧生物已經發展出了“文化”這一概念。以“虎鯨”為例。不同的虎鯨群體會具有完不同的飲食習慣,存在方言,甚至對鯊魚的態度也有天差地別。某些虎鯨群體會主動獵殺鯊魚,而有些則會最大限度規避鯊魚
。它們也知道如何用“語言”去傳遞自己的感受,甚至知道如何用語言描述自己見到的獵物。
盡管鯨魚的絕對腦容量很大,但是相對腦容量不足,龐大的腦大部分都用來指揮肉身,所以單個的智力遠不及智人。
另外,它們也只發展出了原始的文化,而沒有文明。
就好像智人,天然的數字直覺,只能數到5,但是通過文明的時代積累以及后天的訓練,少量智人能夠理解一種名為“高等數學”的雜技。
鯨魚卻沒有這類跡象。另外,有記錄顯示,黑鳶(Milvus grans)與褐隼(Fa berigora)層在澳洲北部造成野火擴散。理論上鳥類已經擁有足夠的記憶力去模仿學習。澳洲野鳥的縱火行
為不是本能,而是“燧鳥氏”開竅之后跨物種學習的結果。這種相互學習的能力也很接近“文化”的下限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