睜眼見日,閉眼見月。
《山海經》中的燭龍,與神話中的燭龍像是截然不同的存在。雖然在神話中的燭龍被稱作擁有各種偉大能力的神,但在《山海經》中,還是原原本本的記載了燭龍的最為本質的特征:人首蛇身,睜眼見日,閉眼即月。
不論現在的各種網絡還是影視電視劇,燭龍都是比較常見的神話題材和角色。這些電視劇和網絡的作者們在創作過程中,努力散發著自己的思維使得自己創造出來的角色形象區別去普通大眾所認知的形象,為的就是給觀眾和讀者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讓觀眾和讀者將他們所創作的角色牢牢記在心上。為此,通過最原始記載,不斷為其增加各種繁瑣的設定成了那些新神話形象創作者們一個重要且無法避免的任務。
燭龍作為眾多神話素材中的一員,自然也無可避免的參加了形象整改計劃。當然,這對于文化的繁榮來說,無疑是有益的。只要為這些神話角色們提供了新的舞臺形象,他們便會在舞臺中重新出現在人們的眼前,直至留在人們的心目中,成為新的神話名詞的形象代言。
以燭龍為例,他可以是盤古大神開天辟地后才誕生出來的天地靈物,也可以是盤古開天辟地前就存在著的混沌生物;既可以是單單人面蛇首之外別無他物,也可以是三頭六臂隨時可以變化各種形態;如果不是天宮正統執掌陰陽的神明,那就是在九幽之地動則天翻地覆的霸主??偟膩碚f,不論是哪一個形象,只要其留在了觀眾的心目中,他就是現在燭龍的形象。為什么呢?因為本來就沒人知道燭龍原本具體長什么樣子,只要符合最初的設定,額外再加上什么元素都是可以被認為是正確的。
當然,這樣并不是沒有一丁點的壞處,相反,他的壞處是相當嚴重且明顯的。
如果每一個人都將之后衍生發展出來、并且留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當成正主而忘記了最初的形態,那么對于后人的難度提高絕非是一丁半點。他們會隨著越來越多的限制來逐漸完善該神話角色的形象和作為,直至該形象再無可發展的空間。這樣的話,這個神話的角色形象將會徹底的固定下來,變成一灘死水,最終丟失他的文化底蘊。
可喜可賀的是,憑借現在社會技術的發展,想要差到某一形象最原本的樣貌還是相當容易的。也就是說,只要現在的科技網絡中還保留著最基本的文庫,那擔心這些完全就像是杞人憂天,沒有很大的必要。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