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微的事兒果然又讓刑志挨了秦局一頓唾沫腥子,好在網絡部門動作快,上傳的幾張照片不到半小時,就全部刪掉了,總算沒有鬧大。
刑志安排人把衛微送了回去,就立刻開始調查命案。
本以為這個案子很容易破,案發地點是花市,屬于公共空間。就算地處末尾人流不多,但這畢竟是花市,來往還是會有一些行人和目擊者的。
而且道路兩旁都有攤位,店主也會提供不少信息。通常來說,一個人身邊有仇到能殺人的,也就那么幾個,排查下動機、不在場證明基本上就能鎖定嫌疑人。
然而經過背景調查之后,刑志覺得自己還是樂觀了,這嫌疑人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
主要是死者張柱人品實在不怎么樣,光花市這兒見到的,和他有仇的,有動機要殺人的,就四人。
前妻張小穎基本上每個月都得來要撫養費,而且從來沒有一次能要成的時候,每個月不鬧個兩三次,那都是太陽打西邊出來。
甚至有幾次,給張小穎逼急了,揚言要跟他同歸于盡。
此外還有三個要債的,一個是催貨款,一個催欠款,還有一個要的是賭債。
要賭債的最常來,金額也大,整整十萬塊。為了要債什么方法都用了,喊打喊殺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張柱仗著自己人高馬大,一般人動不了他,就是不還錢。這三個人也是恨他恨得牙根癢癢,但也拿他沒辦法。
花市的攤主們對張柱也沒什么好印象,跟他對門的攤主,為了不看見他,特意把自己的椅子擺到另一邊——張柱習慣把椅子擺到攤位的左邊,她就擺到右邊,讓中間的花架子擋住視線。
用攤主的話說,看到他就覺得惡心。結果也正因為是這樣,張柱人都死在后面了,對面的攤主愣是什么都沒看見。
鄰居對張柱的印象也很不好。主要是張柱隔三差五的就往家帶女人,好幾次半夜三更的吵架,弄得鄰居們沒有不煩他的。
要債的還往他門上潑過油漆,在樓道里寫大字報,這也是鄰居們討厭張柱的一個理由。
一圈調查下來,對于張柱的死,愣是一個同情他的都沒有,就差直接說死的好了。
刑志也是無奈,人混到這份兒上,還真挺悲哀的。
不過就算他再該死,該調查還得調查,評價一個人該不該死的,只能是法庭和法律,其他人都不可以擅自決定他人生死。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