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區保留,只搬遷廠區的申請,立即就得到了市里面的認可。
市委方面都大為贊賞中華制造的做法,認為這是消除職工敵意的最佳方式。杜煒逸提出的支付基本工資方案,更是得到了市領導的一致表揚,認為中華制造這是寧愿自身蒙受損失,也要為市委排憂解難的精神,非常難得。
經過杜煒逸的悉心經營,中華制造在蘇城的口碑本來就很好,經此一事,市里諸位領導更是將其當做了自己人。
新華機床廠、蘇城電視機組件廠的并購尚未完成,蘇城市委就在常委會上,通過了在西城,以中華制造為中心,建立蘇城計算機工業園的決定。
工業園東至運河,與未來擴建的新城區相接,西到天平山,成條狀,總面積超過二十平方公里。
未來若是發展得好,還將單獨設立一個高新科技區。
這么大一個工業園,肯定不可能交給中華制造,而是由蘇城市,成立一個管委會,負責招商引資,安排企業入駐。
當然,為了安撫杜煒逸,新成立的工業園管委會也表示,鄰近中華制造的地塊會預留給他們,暫不對外招商。一旦中華制造建設新廠,需要用地,管委會將有限解決公司用地。
杜煒逸二話不說,第二天就向管委會提交了芯片廠、晶元廠、封裝廠等好幾個廠的建設申請,根據他的申請,這幾個廠全部建起來,至少需要六十余萬平方米,也就是差不多一千畝的土地。
比中華制造現在的占地面積,還大了三倍!
此外,還申請一塊二十萬平方米的土地,用于修建員工宿舍。
而且,新申請的這兩塊地,并不算入新華機床廠、蘇城電視機組件廠的搬遷用地。
全部加起來,總計申請的用地面積接近一百萬平米,約等于一千五百畝。
轉來轉去,總面積仍有一平方公里之多!
大概是看好中華制造未來的發展,又或者是作為它替市委分憂的獎勵,經過反反復復一個多月的據理力爭,管委會最終同意,將中華制造所在地塊北面的剩余部分,約五萬平的土地,轉讓給中華制造。
然后,將中華制造西邊,河對面直達高景山風景區山腳,一塊十七萬平米的扇形地塊,也劃給中華制造作為員工家屬區建設用地。
最后,是公司所在地塊,隔著河的北面,一個東西五百米寬,南北約七百二十米,面積達三十九萬平的長方形地塊,也交給中華制造,用于上述幾個計算機工廠的建設用地。
總共劃撥給中華制造的土地面積,達到了六十一點四萬平米,合九百二十一畝!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