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我開,要想從此過,前章補起來。大祿朝沒有專業冰柜,僅憑地窖里的硝石并不能很好地保存尸體,春香需要盡快將丈夫運回去辦喪事,肖明成便定了三日后宣判。
三日后,九月初四,秋高氣爽,萬里無云。
平山縣衙公堂大門敞開,外面擠滿了聞訊趕來的百姓,都趁升堂之前竊竊私語,交換著各自的看法。
“聽說殺人的還是位秀才公呢!”一個漢子低聲道。
話音剛落,站在他身邊的幾人便反駁道:“別胡說,分明是自己淹死的?!?br/>
那漢子不服氣,“他要不殺自己的相好,人家還用得著為救人淹死?不還是他殺的么!”
眾人一愣,話糙理不糙,確實是這么個理兒。
一位須發皆白的老丈唏噓道:“前兒我家小子還同我說哩,按照咱們大祿律法,只要動了殺心、傷了人,哪怕沒死都要判絞刑呢。不過那可是位秀才公啊,能跟咱們老百姓一樣嗎?”
對尋常百姓而言,秀才公那就是天上文曲下凡,保不齊什么時候就搖身一變成了舉人老爺、進士公,豈是他們這些土里刨食的平頭百姓可比的?
“唉,難說,難說啊?!?br/>
“縣太爺不也是從秀才公考上去的?人家才是一路人呢……”
眾人忽然沒了方才看熱鬧的興致,有些茫然地望向大堂之上明鏡高懸匾額下頭的空座。
前頭一個糊涂官整日和稀泥就夠受得了,如今好容易來了位新老爺,若他加倍袒護那些讀書人,萬一日后打殺起來,他們這些百姓的日子還有法兒過嗎?
顯然秀才公涉嫌殺人一事已經在縣城中掀起軒然大波,若不公正處置,不管對讀書人還是朝廷律法的威嚴都是不小的損害。
幸運的是,肖明成本就是嫉惡如仇的性子,平生最痛恨害群之馬,意欲用賈桂樹個典型,好好整治下本縣讀書人浮躁的習氣,因此早已連夜四百里加急向知府大人去信,順利將賈桂重新打回白身。
“……犯人賈桂,判處絞刑……來啊,將他押入大牢,秋后行刑!”
賈桂眼前一黑昏死過去,公堂內外俱是嘩然,那些聞風而來,原本還心懷僥幸的書生們頓時透心涼。
才剛說話的那老丈雙唇不住顫抖,只覺渾身熱血都涌上頭顱,叫他不自覺想起一句不知從哪兒聽的話來,“君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大人英明!”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