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儉,字守約。絳州聞喜人,唐朝名將、政治家、書法家。不講究事實如何,裴行儉為人也寬厚仁德。
曾經唐高宗賜給裴守約一匹駿馬和一件非常珍貴的馬鞍。正所謂人靠衣裝馬靠鞍,這樣的上次可見的是多么的豐厚和貴重,更不要說還是還是唐高宗親自的賞賜。
裴守約即使一名政治家愛,同樣也是一名武將,愛惜好馬是自然的。但裴守約屬下的令史卻乘著裴守約不注意的時候私自起了唐高宗御賜給裴守約的好馬,這可是個大罪過。擱到現在,就跟你家領導收了一件好寶貝,你私下使用是一樣的道理。
不過這件事說是嚴重吧,也不算嚴重。不管在任何地方,不管你犯了多大的罪,只要你沒有被發現,也沒有被抓住,那對你來說實際上也是沒有多大的影響的。話糙理不糙,這道理,不管擱哪個地方,那個時間段也都一樣。唐朝自然也不例外。
但,他被裴守約抓著了。
沒辦法,順氣自然吧!既然你做了這件事兒,就別指望不承擔事兒的因果??蓡栴}是,總有人做了壞事兒卻不想承擔它應該承擔的后果。這個令史就這么一個人,他被發現后跌了個馬跤,人也被摔傷了。
人摔傷了不要緊,要緊的是他還想跑,以為跑了就沒事了。純粹的目光短淺的小人一個。
當然,這個令史目光短淺,裴守約目光可不短淺。他曉得,人命總比畜生命珍貴。更何況這也是因為這個令史目光短,見識淺,沒見過這么稀罕的東西。再說了,這馬匹不也是沒是么!
所以,裴守約叫住了那個令史,讓他別跑了,先去找個醫館看一下,免得以后落了什么毛病。說道底,裴守約也沒有追究令史什么責罰。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來,裴守約是個寬厚仁德的人。
當然,你也許會有疑問,這會不會是唐朝的背景緣故,讓裴守約不好追究令史的責任呢?
這自然不是。古代是封建社會,令史的行為往小了說是一時貪念作祟,沖昏了頭腦才趕出來的混事。但往大了說,以下犯上,盜用朝廷重臣資產絕對是沒跑的。
這件事哪怕把令史嚴打了,再把事情抖摟出去,裴守約也不會有什么不好的名聲。相反,弄不好還會讓唐高宗一位裴守約是堅決擁護自己的一名臣子。畢竟重視上下僭越的人自然會時常注意自己是否也犯了上下僭越的毛病。
有這么一個臣子在此,唐高宗何樂而不為呢?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讀書族小說網;https://kpc.lantingge.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